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壶匠心寄湖州

  讲述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杭鑫

  我叫杭鑫,一名“80后”紫砂艺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展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紫砂壶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成为湖州文化的载体,以及如何让这门传统技艺薪火相传。3年来,我主要在做2件事:将湖州山水人文凝练于紫砂创作,并通过带徒授艺、文化研学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有人问,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我,为什么会选择紫砂这一行。因为我是长兴人,长兴的紫砂矿藏丰富,烧窑技艺更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当人们谈论紫砂艺术时,目光总是不自觉地投向宜兴。“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启动后,看到各行各业都在奋力拼搏,我心潮澎湃。作为全省紫砂领域最年轻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我希望能以紫砂为媒,在紫砂艺术的版图上留下更多湖州印记。

  于是,我潜心钻研湖州文化,试图在方寸壶身上展现湖州的独特韵味。其中,最得意的作品还是2023年创作的《邀月》壶。这把壶的壶钮融入了月亮酒店的流线,壶身上的山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现,而壶底则是绵延的茶山轮廓。

  我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技艺的传承,比个人的成就更重要。我陆续收徒13名,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每每看着年轻学徒专注地拍打着泥片,我总会想起当年学艺的自己。紫砂如人,需经千度窑火淬炼,亦需守住方寸初心。希望这份匠心能在他们手中延续,湖州紫砂的故事能继续在他们指尖书写。

  今年,占地600平方米的工作室“杭鑫陶坊”正式开门迎客。眼下,我的紫砂工艺研学活动筹备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我希望把这里打造成紫砂文化的一个窗口,让更多人亲手触碰湖州的泥土,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使紫砂文化走向大众。

  (记者  施妍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报头
矿地变“药谷”
让“散装资源”组团出圈
持之以恒大抓招商引资 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释放“青创新城”强磁力
湖州“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沪苏浙皖四地签约共建
全市2.65万名学子参加中考
四区县入选省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行动试点
我市参与投资的两部电影本月登陆全国院线
一壶匠心寄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