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湖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一级演员高新发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州市主会场活动上,85岁的我与“00后”徒弟费昊天并肩站在聚光灯下,为市民游客互动式演绎“新老朝奉”同台吃菜,赢得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我很感动,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1957年我考入湖州市湖剧团,成为一名湖剧演员,至今已有68年。有着浓郁江南水乡情调的湖剧,曾经风靡一时。在上世纪60年代最辉煌时,湖剧团人丁兴旺、班子齐全,除了在湖州传唱外,我们的演出还遍及上海、绍兴、宁波、嘉兴等地,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湖剧日渐风光不再。特别是湖剧老一辈传承人年事渐高,新一代传承人匮乏,传承出现了断层。作为当代湖剧发展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我心急如焚。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启动,湖剧发展迎来了转机。这几年,湖州通过抢救性记录、培育新生力量、成立湖剧传习中心、创排新戏等一系列举措,打开了湖剧发展新空间。我有幸与其他湖剧老艺人一起传艺授课,指导年轻学员表演。
《朝奉吃菜》是我在1986年从湖剧老戏《卖青炭》中提炼、改编出的一折小戏,活灵活现的“无实物表演”,唱出了湖州人对“吃”的执着与讲究,更摘得浙江省中年戏曲演员精英大奖赛最佳表演奖、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等诸多荣誉。
为了让这一经典剧目传下去,我不遗余力,但凡有愿意跟我学的,我都倾囊相授。费昊天就是我众多徒弟中出色的一位,在教学《朝奉吃菜》时,我们常常反复练习一个动作、一句唱腔,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思考湖剧的创新发展。以《卖青炭·朝奉吃菜》为母本,我创新演绎的短片《零卡餐厅》在央视播出,可见传统非遗戏剧也能潮起来!在今年的湖州市合唱新年音乐会、戏韵湖州等演出中,费昊天参与的阿卡贝拉版《新朝奉吃菜》,让湖剧经典唱段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看到台下年轻观众的热烈反响,我的心中满是欣慰。
今年,我入选了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如何将湖剧这一地方艺术瑰宝传承发扬光大,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湖剧的保护和传承任重道远,接下来我还想与几位老朋友一起编撰书籍《大家来唱家乡戏》、录制音频,供湖剧爱好者、中小学生以及业余剧团来学唱,扩大湖剧这一家乡戏的影响力,让百年湖剧薪火相传。(记者 王洁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