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禹越锚定新型农业、文旅配套、共同富裕三大方向

延链补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记者  廖莹

  本报讯  近段时间,德清县禹越镇的田野间正上演着一场“稻虾共舞”的丰收图景。养殖户蔡其华日前刚结束上半年小龙虾的捕捞工作,脸上洋溢着喜悦说:“稻田里养出的小龙虾在杭州市场特别抢手,今年又卖了个好价钱!”这种上半年养龙虾、下半年种水稻的稻虾轮作模式,让每亩地增收超过3000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在禹越镇,像这样的创新农业模式正大面积开展。733.63亩稻虾轮作、50亩稻河蟹、30亩稻蛙等“稻+N”立体种养模式遍地开花,带动亩均效益提升30%以上。镇里还建起了县级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3块农业招商地块精准布局,天使农场和康润生态二、三期等现代化农业项目相继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今年,禹越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新型农业、文旅配套、共同富裕三大方向,力促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夯实“1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走进三林村的万鸟园,暑期亲子游的热闹场景让人眼前一亮。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后,这个“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另外,随着夏东村农夫馆等文化场馆相继落成,将为禹越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域联创”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工程加速推进,水上游览线、乡村慢行道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杨家坝村的共富产业园里,招租成功的企业上个月已进驻装修。该村对小学及老旧厂房等村级土地进行整理,并盘活闲置土地资源18亩,投入2000万元分两期新建共富产业园,如今一期项目已交付,更多企业将陆续入驻。“项目建成以后将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71.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杨家坝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徐泽怡介绍。

  “我们还强化农业主体及社会组织带动作用,建设帮扶基地2个,带动29户低收入农户参与。”禹越镇介绍。数据显示,上半年,全镇村集体总收入1598.4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1089.96万元、同比增长1.16%,禹越正用产业链的“延长线”描绘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时评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绿水青山激活“避暑经济”
首个长护之家站点已启用
青年到基层宣讲实践故事
延链补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奇幻谷夜游创新文旅融合
链条企业 赶制订单
为高温下环卫工人送清凉
公益课堂点亮孩子缤纷假期
爱心传递 清凉一“夏”
老人十余年免费送万余瓶清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