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年研发打破日本技术垄断,恒基如今再向德国垄断技术发起冲击——

一滴油墨的“逆袭之路”

  漫画/叶品

  记者  徐震

  “这款芯片产品上用的丝印油墨,要实现国产替代了!”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德清的浙江恒基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总经理闻华明拿出一款最新研发的丝印油墨产品,脸上洋溢着自豪。据悉,该款丝印油墨产品用于印刷特殊行业芯片上的信息,恒基历时半年多研发,能抵抗盐雾环境达30年,目前客户测试后已基本通过。

  丝印油墨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把图案与文字通过丝网印刷技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关键材料,由树脂、颜料、助剂等组成,应用于建筑装饰、电子线路板材、家电、消费类电子产品、出版物印刷等广泛行业,业内说:“除了空气和水,它都能印。”

  看似普通的产品,曾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10多年前,家电模内注塑油墨产品是用于家电外壳塑料制品内壁印刷的专用丝印油墨,被日本的2家企业垄断,国内企业一直无法攻克其关键的耐250℃高温技术。“他们生产的丝印油墨产品,最高时卖到400元一公斤,是我们普通丝印油墨产品的10倍多。”恒基研发工程师王国伟说。

  1999年,恒基创立,一开始做的是纺织类产品的丝印油墨,但在国内很快陷入内卷的窘境。“得找个新的赛道!”闻华明说,2006年,他们瞄准了国内尚处于技术空白的家电模内注塑油墨。

  丝印油墨的关键要素,是有机树脂材料和配方。王国伟介绍,他们光找有机树脂材料就花费了5年时间。这5年,在恒基的研发中心,每天都有10余种新找来的有机树脂材料反复试验,但一到200余摄氏度高温就会被冲散软化。

  “这款产品主要印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片上,PET膜片需要经过热压成型,在高温注塑的过程中,丝印油墨必须耐受250℃的高温,而有机树脂这种材料的特性就是不耐高温。”王国伟说。

  转机,在第5年到来。有上游企业做出了匹配的有机树脂材料,加上恒基摸索出来的配方方案,研发进入了“快车道”。每天,都有3个左右的配方方案送到闻华明的办公室,开启“头脑风暴”。在无数次配方被推翻后,2016年,这款产品终于被恒基做了出来。

  2018年,产品投产,不仅价格只有日本产品的三分之一,而且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并为客户配套了工程师驻厂服务,带动了国内多个行业的产品开发。如今,国内这款产品70%的市场份额已被恒基拿下。

  “10年做一款产品,同行听说都惊呆了。”闻华明说,相较于行业内多数企业一两年推出一款新品的节奏,恒基的“十年磨一剑”显得另类。但他发现,如今一些同行由于技术跟不上,产值日渐萎缩,甚至面临倒闭危机。“如果我们没有咬牙做出这个产品,可能现在也会遭遇这样的困境。”他说。

  近10年来,恒基每年投入800万元至900万元研发费用,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稳定在5%左右。迄今为止,企业研发投入累计超1亿元,所生产的丝印油墨型号目前已有上千种。

  恒基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一支稳定可靠的研发团队。“我们工程师参与研发的产品产业化后,可享受该产品15%的利润分红,而且是终身制。”闻华明说。当天采访中,不少研发人员来闻华明办公室汇报研发进展,“他们都是研发的‘老骨干’了,是企业的‘宝贝’!”他说。

  打破日本垄断后,下一步做什么?恒基给出的回答是——开发汽车模内注塑油墨产品,向德国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发起冲击。2020年,恒基就开启了该项产品的研发,它需要耐受330℃以上的高温。在无数次配方实验后,恒基如今已经生产出产品给客户使用,明年有望投产。

  目前,恒基年销售量2000吨,客户覆盖松下、夏普、美的、海尔、比亚迪等各行各业的知名品牌。“这几年,我们在拓展海外市场,目前东南亚已有多个布点。”恒基销售总监陆迟习亮出了最新的销售清单,“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我们对未来信心十足!”他说。

  创业者说

  “慢”与“笨”

  闻华明(浙江恒基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总经理):我很钦佩日本、德国的一些百年企业,他们专注于细分行业的产品,把一个很小的产品做到了极致的性能,成为如今国际上不可替代的“隐形冠军”。

  恒基已走过二十载,相较于一些同行,我们活得“还算久”。我觉得,这背后离不开的是一份专注——专注技术和细分领域的产品。如果一项产品3年研发不出,我们就坚持5年、10年,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研发之路并不容易坚持,我们有产品最终是否有市场的担忧,也有来自房地产、金融行业的诱惑,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在一些同行看来,我们有点“慢”,也有点“笨”。但我想,这个不赚快钱的“笨”,背后是无数次技术突破国外垄断的智慧;这个十年如一日研发的“慢”,不也造就了我们每年5%以上增幅的快吗?

  研发永无止境,下一个5年乃至10年,我们将继续向高端丝印油墨产品挑战,做一个“隐形冠军”,让更多的“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专家点评

  筑牢中国制造的“材料基石”

  窦伟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网印及制像分会理事长):恒基用十年磨一剑打破日本技术垄断、再向德国高端领域发起冲锋的实践,是中国丝印油墨行业自主创新的一个很好的案例,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多启示。

  从行业视角看,丝印油墨看似微小,却是印刷、电子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恒基凭借“慢研发”实现国产替代,拿下国内主要市场份额,带动了产业链整体升级。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创新机制,通过“工程师干股分红”绑定核心团队,让技术人才成为企业的主人,这种长效激励模式为行业破解人才流失、创新乏力的痛点提供了范本。

  当前,全球高端油墨市场仍被跨国巨头主导,恒基从家电到汽车、从国产替代到国际竞争的进阶之路,让我们对更多国产替代充满期待。希望有更多的油墨企业,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共同筑牢中国制造的“材料基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首轮高峰值突破863.38万件
10年研发打破日本技术垄断,恒基如今再向德国垄断技术发起冲击——~~~
~~~
~~~
~~~
今年城市道路微更新已超2.5万平方米~~~
~~~
长兴“楼道微治理”精准发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双11”快递业务骤增
一滴油墨的“逆袭之路”
“浙里共成林·同心筑梦” 文艺展演举行
“湖州女儿”宣讲开麦
“来,一起笑一个”
出行痛点变舒心触点
湖中学子获化学奥赛金牌
生命通道变畅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