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邢诗瑶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建设局公用中心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城市道路微更新工程,累计改造面积超2.5万平方米,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出行“老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在湖城韵海苑小区南侧,过去居民出行要绕行内街,地砖松动、车辆混行。如今经过调整绿化带,铺设压膜混凝土路面,新建了一条长650米的林荫小道,实现人车分流,让居民出行更安心。
不仅是余家漾一带,湖城多条道路迎来了“焕新”。在苕溪西路—劳动路交叉口,崭新的沥青路面平整细腻,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车辆驶过平稳顺畅。“施工中加入高性能抗车辙剂,提升耐久性,并采用夜间连续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市建设局公用中心说。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道路微更新工程,苕溪西路—劳动路、苕溪西路—人民路、东街—莲花庄路、东街—月河街、东街—外环东路5处交叉口已集中完成修复,总面积约8300平方米;结合道路病害整治与功能完善,全年累计摊铺沥青2.52万平方米,道路平整度与通行舒适性显著提升。
该中心还聚焦“破砖、积水、乱停”等群众关切问题,集中修缮高富路、太湖路、龙溪南路等重点路段,改造面积8483平方米。同时,将井盖纳入“城市家具”管理体系,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今年已排查整治沉降、异响、破损井盖677个,行人通行更加安全顺畅。校园周边也有新变化。井安路靠近井安小学门口,接送高峰常拥堵。建设部门通过压缩校内绿化带、平移人行道,腾出临时停车区,并推行“即停即走”措施,改造面积350平方米,学生上下学更安全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