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骑手减负,从理解超时开始

  京东宣布全国25城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三大外卖平台已全部推行。这小小的改变,意义远不止于时间上的宽限。

  过去,我们常称骑手是“困在算法里的人”,形容得精准而又残酷。在争分夺秒的世界里,他们的每一分每一秒被罚款机制驱动着向前,于是闯红灯、超速等交通事故频发,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城市中,外卖骑手的等待时间、行驶路线、休息站点,都与咖啡馆的客流、老社区的便利、小商户的生存,乃至一户人家饭桌上的腾腾热气息息相关。他们的节奏,影响着城市的脉动。因此,改善骑手处境、保障骑手权益,实质是维护城市的健康运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近年来,从呼吁保障骑手休息权,到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社会层面的声音日益增强;政策层面不断引导规范;平台企业也从过往以算法进行极致压榨,转向为骑手的安全与健康寻求解决方案;一线劳动者更是频频发声参与;为骑手多一分耐心等待更是逐渐成为许多市民的共识……这一切,无疑都是社会向好的信号,也代表着,我们开始反思,用骑手的安全与健康换一个准时送达是否合理?是否可持续?

  我们必须认识到,取消超时罚款,并非鼓励懈怠,而是为不可避免的突发状况,比如突如其来的暴雨、意料之外的拥堵、路见不平的相助……这些不可控的风险,不能全然让骑手一肩去扛。

  取消超时罚款,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对骑手权益的保障,仍需平台进一步优化算法逻辑,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真正尊重骑手的实际工作场景与人性需求。这一步,虽是起步,但未来已来。

  (孙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拉长时间看历史主动精神
读懂“多病共治”门诊的深意
外资缘何纷纷加码在华研发
为骑手减负,从理解超时开始
有一种不满意 叫“只准满意”
特色小镇如何走向长红
用本土志愿活水解养老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