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看视频
H记者 王炜丽/文 项飞/摄
秋日,踏进安吉县灵峰街道城南社区的一处森林,溪涧在落叶的轻抚下低吟浅唱,偶尔传来清脆的鸟鸣,如珠落玉盘,悦耳动听。
一个年轻人漫步林间,挥斥方遒,畅想着他的“深蓝公园”。
这个年轻人叫程铄钦。一提起他,大家最先联想到的一定是深蓝计划1.0“深蓝咖啡”。“深蓝公园,就是深蓝计划2.0,争取在年底开放,希望给大家带去不一样的体验感。”他的言语间,满是神秘和期待。
深蓝计划从1.0到2.0,车程30分钟,程铄钦走了2年多。
人物名片
程铄钦
浙江深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出生于1993年。他将安吉县红庙村废弃的矿坑改造成咖啡馆,日接待量突破两万人次,创下单日单店出杯量8818杯的纪录,成为江浙沪最火爆的乡村网红打卡点之一。
记者手记
每次采访“小程同学”,都有许多新故事。
从最初单纯的“迎合年轻人喜好”去创业,他就与乡村产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深蓝”生于乡村,长于乡村。这杯咖啡,也不仅仅是“咖啡”,它是年轻人对于乡村的热爱与追逐,是对乡村的观察与思考。程铄钦用创业经历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年轻人也热爱乡村。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入乡,我们的乡村也会越来越年轻。这是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最具象最生动的表达。
从“程老师”到“小程同学”
程铄钦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在当地博物馆工作,母亲是一名越剧演员。
2019年,他成为了一名乡村语文老师。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进行。
然而,2年后,“程老师”递交了辞职报告。原因是,节假日出游时,发现年轻人都热衷露营,同为年轻人,他嗅到了商机,想出去闯一闯。
对自己作出的这个决定,程铄钦并不意外,因为他自认骨子里的天性就是——不愿被束缚。
瞒着父母,他和6个小伙伴开始找寻适合露营的场地。安吉县共有187个行政村,他们用一周时间全部跑了个遍。让他一眼惊艳的,是位于梅溪镇红庙村的一处废弃矿坑。
“我们走过荒芜的黄沙地,突然一汪深蓝的水域映入眼帘,这种极大的反差震撼了我。”程铄钦说,当时,他觉得就是它了!这也启发了他取名“深蓝计划X”。
接下来该怎么办?7个人都没经验。但他们是幸运的,2022年,安吉推行“两入股三收益”改革,以资源资产入股,农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村干部看好这群年轻人,愿意帮他们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2022年4月12日,这个日子对程铄钦来说意义非凡,和村里确定了合作模式,可以开工建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创业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咖啡成为了试水首选。
18天后的劳动节,深蓝咖啡开门营业了。两台二手的咖啡机,一天接待了8000人。
“这个数字,我做梦都不敢想,虽然这么说太老套了,但确实如此。”程铄钦说,那段时间,他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小程同学”,因为在创业这条路上,他是新人,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了。
从“谷底”到“高峰”
创业新人,很快遭遇了打击。
一个月后,深蓝咖啡营业额大幅下降,遭遇了“拦腰斩”。“营业额前一天还有2万元左右,第二天就掉到了二三百元,记得有一天只卖出了2杯咖啡。”程铄钦回忆道。不过,如今的他早已能坦然面对,形容起那几个月的至暗时刻,他说自己就像“过街老鼠”。
合伙人离开了,他不敢回家、不敢见人,大多时候,都一个人待着,静静地想。
年轻人为什么要来到乡村?肯定不是为了一杯咖啡,而是大自然馈赠给乡村的景色,并由此产生情绪价值。这个底层逻辑,他想通了!
想通了就干,可是经过之前的折腾,程铄钦的微信钱包上只剩下三位数。这个时候,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家人也知道了他的辞职和“破产”。责骂自然是少不了的,但还是帮他凑了再次创业的资金。
打造场景的一个月里,程铄钦常常站在一处场景出神。“我也是年轻人,所以我把自己想象成他们,置身场景中感受他们的感受。”他笑称,“感同身受”是“再出发”的底线,必须坚守!
心怀这份执着,他把“贩卖”乡村美学做到了极致。51个打卡场景,他都一一去体验;请来专业摄影师为游客免费摄影,全方位满足年轻人拍照发微信朋友圈的社交需求;为了破解夏季户外炎热的痛点,引进了雾森系统,不但清凉解暑,而且为游客带来了雾气飘渺的独特体验,让照片更有氛围感。
2022年9月底,打造一新的“深蓝计划”开门迎客。因那段时间正好要与上海客户洽谈,程铄钦并未多过问“再开业”的情况。
国庆过后,他从上海回来,当车子开到高速路口时,就遇上了堵车,而此时,他还并不知道这些排队车辆的目的地都是“深蓝计划”。
这次又火了,但是不是也是一时的?程铄钦还是忐忑。但时间证明,“深蓝计划”持续在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走红,流量加持下,一跃成为长三角地区热门的网红咖啡打卡地。
8818杯!2024年清明假期,“深蓝计划”单日咖啡出杯量创新高,刷新了此前它自己保持的7132杯全国单日单店咖啡销售量纪录。
从“请进来”
到“走出去”
随着人流量的持续稳定,程铄钦意识到,“深蓝计划”该升级了。
“年轻的事当然是由年轻人来做!”他说,从2023年5月起开始招聘大学生,初衷是让大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来丰富“深蓝计划”,吸引更多游客。
每次有新人来,他都会在办公区的一张地图上圈出家乡位置。“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地图几乎被圈满了。”程铄钦说,当时灵机一动,就把招聘取名为“燎原计划”。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有127名大学生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了这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年轻人的加入,加速了深蓝计划2.0“深蓝公园”的推进。“这一处地方,当年我们跑遍187个行政村时就已经看中,计划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再来打造。”程铄钦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深蓝公园”现场,一个白色三角形的哥特式建筑很是特别。“设计灵感源自‘安吉’字母‘A’和‘吉’字的融合。”他打趣说,自己大学主修的建筑专业这回终于派上了用场。这次的场景依旧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力求与山水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远离都市喧嚣、享受宁静时光的理想场所。
“深蓝模式”得到了复制推广,还走出了安吉、走出了湖州。
海宁市丁桥镇海潮村,拥有资源禀赋、人文底蕴和产业基础。近年来,村里依托南临钱塘江“一潮三看”观潮景点的优势,做起了旅游生意。一时间,农家乐、民宿、餐饮等业态如雨后春笋。
受困于业态单一,海潮村一心想破局,当地干部找到了程铄钦,17次上门的诚意最终促使了合作。
今年劳动节,坐落在钱塘江边的“深蓝计划·孤独礼堂”试营业,被网友称为海宁版“阿那亚”。“这里成为了一个集沟通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地方,把咖啡文化搬进了乡村,为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海宁市丁桥镇海潮村党委副书记陈水红说。
“我们最初创业取名深蓝计划X,这个X代表着未知,也代表着无限可能。”程铄钦坦言,这几年奋斗拼搏在湖州的乡村,越发觉得这片乡土具有奇妙的力量。它总能吸引年轻人的到来,给年轻人制造惊喜。下一个惊喜,相信就在不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