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亦师亦友陪伴11载

图书馆奶奶用爱浇灌孩子成长

  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发起的2022届“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正式进入案例征集阶段。您身边如有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平凡人非凡事,欢迎向我们报料。案例征集截止时间为今年11月1日。推荐方式:您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345向我们推荐报料,同时您也可以通过“天天正能量”官方邮箱zhengnengliang@alibaba-inc.com 进行推荐,或者关注“天天正能量”官方微博、公众号(ID:zhnlali)了解更多活动实时进展。

  H记者 王豆豆

  安吉县递铺街道银湾村图书馆近期改造升级,增添了新书桌、新书架和300余本新图书,内部装饰也更显童趣。73岁的图书管理员王筱琴如往常一样站在书架前,仔细整理着图书。“现在只有右手能使上力,理书速度大不如前了。”王筱琴一边说,一边揉了揉酸痛的手臂。

  原来,去年7月,图书馆里一个小男孩爬上梯子去拿高处的图书,不慎碰落4本精装版的厚重书籍,王筱琴冲上前护住小男孩,4本重书狠狠砸在了她的左肩。这一砸让王筱琴肩袖损伤在医院住了5天。其间,伤处多次反复,她依旧照常出现在图书馆。情况越来越不好后,她被家人强行送医治疗。肩膀骨裂、肌肉坏死,需要立刻手术。医生嘱咐术后需休养3个月。

  村民们纷纷前去探望,关心着王筱琴的身体。在家休养的王筱琴每天想着念着的都是图书馆和小朋友,担心图书馆关门,小朋友没有去处。只休息了26天的王筱琴偷偷回到了岗位。

  这座乡村图书馆成立11年,她一直坚守在这里。2011年,当了20多年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王筱琴退休在家,赵家上村一所民办幼儿园向她抛出橄榄枝,同时银湾村图书馆刚刚建成,时任银湾村第一书记的李海清向她发出邀约。她果断放弃了有更高收入的民办幼儿园,选择留在银湾村。

  上架书籍、制定规范、保洁卫生……王筱琴把图书馆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一心想着给孩子专门开辟一方天地。2019年,在她的建议下,该图书馆改建为少儿主题图书馆。她为孩子精心挑选书籍,还自创方便孩子找书的排序法。

  就这样,图书馆奶奶与孩子们的心越来越近。银湾村村民刘畅在国庆假期,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如约邀请了他的忘年交——图书馆奶奶。“这座乡村图书馆贯穿了我的学生时代,也是我被治愈的温暖之地。”刘畅说,高考失利、被心仪的研究生导师婉拒,都是在图书馆奶奶的开导与鼓励下,一次次走出阴郁,重拾信心。如今的刘畅工作之余都会抽时间回来看望他的图书馆奶奶。

  温暖之事在这所乡村图书馆里不断上演,村庄的良好阅读氛围也在这里渐渐养成,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如今,孩子们走进图书馆,本能地压低声音;看完书,自觉地将书籍归回原位,从小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阳阳以前是‘尖屁股’,坐不住,打骂都没用,后来把他送到图书馆,被王老师收服了。”今年11岁的阳阳是图书馆的常客,他妈妈竖起大拇指说,王老师管教孩子有一套。

  “11年来,王老师的精神影响了许多人,图书馆也已经成为村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卜建平说。

  看到村里变得越来越有温度,王筱琴格外开心。家人劝她早点“退休”,她说,只要身体允许,就要一直守着图书馆。因为,这400平方米的天地,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作业时会有树枝掉落 来往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
~~~本周还有交通大项目开工消息值得关注
亦师亦友陪伴11载~~~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人物
   第04版:医卫
   第05版:码上湖州
   第06版:国防动员
   第07版:理财
   第08版:96345服务
   第09版:彩票
   第10版:博览
   第11版:实用信息
   第12版:专版
2万余株行道树进入集中修剪期
一批公交新线路 邀你绿色出行
图书馆奶奶用爱浇灌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