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礼中国航海日

七旬老人用3D打印制作出一艘船模

图为洪正芳用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船模。 通讯员 周雨顺 摄

  H记者 董梁 实习生 余乐

  通讯员 周雨顺

  本报讯 “这两天很兴奋,这艘船终于打成了,我真的睡觉都没睡着。”7月7日,湖州市交通技师学院船模工坊内,78岁的退休工程师洪正芳捧着他新制作的300吨级渔政船船模,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成就感。这是他用3D打印新技术历时一个多月制作而成的船模,作为他对7月11日中国航海日的献礼。

  洪正芳的船模制作生涯源于他的专业背景和对船只的热爱。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的他,从2005年退休后,开始了他的船模制作之路,至今已有18年。为助力造船业发展,18年前,洪正芳成立了船模研制所,从上海购买了电脑雕刻机,当时全国还没有人用雕刻机做船模,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应用电脑雕刻技术替代手工制作船模。

  在洪正芳的“造船工作室”内,展示着他多年来制作的各种精致的船模,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他对完美的追求和对船只的热爱。其中90%的船模都是通过电脑制作完成的。

  然而,洪正芳的船模制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至今还记得,有人第一次向他提出帮忙做散货船模型时,虽然他有着丰富的船舶设计和制造经验,但这是他第一次制作船模,困难重重。他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作品,但对于结果他并不满意。这次的经历让他明白,船模制作需要更多的精准和细致。

  洪正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走向电脑化制作船模的决心。他通过自学船舶制造软件来设计图纸,用电脑雕刻机雕刻零部件,然后进行组装和上漆……慢慢地,他船模越来越“真”了。

  这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船模制作也用上新技术。“这台雕刻机跟了我18年,现在把它淘汰了,变成3D打印。”洪正芳告诉记者,3D打印的双锚机、消防炮、喇叭、灯位塔、救生艇等部件,传统手工做不到这样逼真。整个船模看上去豪华漂亮、环保,不变形、不老化,可永久收藏展览,而且成本和传统工艺一样。这艘300吨级渔政船船模全部用3D打印制作,长度有一米,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这项新技术,结果取得了成功,效果很好。

  洪正芳说:“我们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技术进步,为兴趣爱好而前进,让人生发光发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献礼中国航海日~~~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启动“百名教授博士入企服务”计划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城事
   第A04版:健康
   第A05版:码上
   第A06版:综合执法365
   第A07版:美食
   第A08版:服务
   第A09版:理财
   第A10版:实用
   第A11版:娱乐
   第A12版:博览
七旬老人用3D打印制作出一艘船模
仁皇山街道邻里中心暑托班开班了
企业里来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