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制度的自信他信,聚力优化民主监督的工作氛围
氛围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更是推动工作的无形气场。民主监督制度只有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增强历史发展的洞察力,坚定制度自信。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创造,并且这个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成熟。历史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无法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建国后,为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共识、智慧、力量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职能,把政协事业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呈现了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协民主监督有了更强的制度保障,更优的实践环境,作为政协人应当充满对政协制度及其民主监督制度的自信。要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赢得制度尊重。在增强自信同时,必须增强他信,赢得对制度的尊重。改变始于了解你,然后理解你。要加强宣传,讲深讲透政协的故事,把政协制度的重要性、职责功能、运作方式讲明白,把民主监督的制度机制、形式方式、操作流程讲明白,把民主监督的创新成果和工作亮点讲明白。要展现民主监督的独特作用,强化制度认同。关键是拿出民主监督的精品力作来影响人。要认真总结提炼民主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成果,汇编一批经典案例,既为广大政协委员参与民主监督提供范本,也让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更多地了解政协民主监督的魅力。
完善程序机制,着力推动民主监督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民主监督作为协商民主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就其制度本身和监督目的而言都是刚性的,这是监督的本质属性。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备性,人们往往混淆了监督制度、监督目的与监督方式的三者概念,把政协民主监督方式的协商性当作了监督制度和目的的非强制性。要进一步赋能,强化民主监督的刚性。完善民主监督链条。对民主监督工作,中央、省市委都相继出台了文件,但由于这项制度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文件对制度的设计是框架性、粗线条,一方面为实践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另方面也给具体操作带来难度。所以,应紧密结合实践创新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梳理监督程序,补强转化落实、评价考核等环节,建立起从确定监督主题、选择监督人员、明确监督方式、转化落实反馈、效果评价考核完整监督体系,且对每一个环节要细化具体化,尤其要在明确监督主客体的责任上作出探索。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反馈机制。现在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不甚了解。要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强化反馈机制,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定时间,以表格式的形式如实反馈对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要具体化,实打实。对没落实的,要建立持续跟踪制,做到有头有尾。建立民主监督的激励机制。对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监督员和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狠抓转化落实的党政部门予以表扬和奖励,以典型带动,正向发力,整体推动民主监督工作。建立和强化督办机制。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民主监督制度贯彻落实,除了内因外,关键取决于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形成一种常态机制,每年以党委的名义进行一次督查,确保党委政府对政协的支持变为现实的行动。
着眼做精做实,高水平推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衡量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监督是否取得实效。而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意见建议的高质量和方式方法的高智慧。市政协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又对委派民主监督作了创新尝试,把去年双月协商的意见建议作为今年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使协商议政与民主监督做到有机结合,改变了协商与监督“两张皮”的现象,确立了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开辟了民主监督的新境界。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特点,应当调适着力点,把委派民主监督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把握好协商式监督的真谛。协商式监督就是商量着办事。它不同于行政的权力监督,也不同于法律的强制监督,是一种和风细雨式柔性监督,为党委政府出好金点子银点子,起到助力助推的作用。因此,在监督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帮忙不添乱”的理念和政协位置超脱、包容性强的特点,出于公心、善意为部门减压力解难题供给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聚力提升民主监督员的能力。个人的能力决定了团队的战斗力。首先,要把好人员的遴选关,根据监督主题尽可能考虑政协委员的专业背景、从事职业,要打破联系界别的界限。其次,组织监督人员加强学习,学好政协理论和实务,切实提高监督水平。再次,要为监督人员充实养料,认真梳理出需转化落实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活动清单以及监督员职责。重在助推转化落实。民主监督工作的落脚点在于转化落实,所以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必须放在精准“助推”上,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根据监督内容,重点了解转化落实的进展情况和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不再对问题进行重复评价,而是把精力放在分析问题和出谋划策上。要带着问题去考察,选好考察点,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要秉持务实建言,不搞宏观的不落地的意见建议,而是提出更加精准、管用的具体举措和路径,为转化落实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典经验,真正达到“帮”你做什么的目的。
(作者系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