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施妍 尹维
湖州和马里,相距万里。但非洲孩子们一声声亲热的“中国妈妈”,却让朱惠芳不惜跨越山海、两度援非,用最质朴、最深沉的家国情怀书写大医精诚的温暖故事……
朱惠芳是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今年57岁的她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9个年头。因为“吃得起亏,吃得起苦”,今年她被全国总工会授予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午10时,记者近日在市中医院住院部见到朱惠芳时,她正跟医护人员一同在病房查看患者情况,耐心且细致。
熟悉朱惠芳的人都知道,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她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禽流感和新冠疫情等“战役”中,始终带头奋战在一线。因为技术娴熟、观察敏锐,她先后2次随中国援中非医疗队出征,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救死扶伤。
“非洲疟疾多发,还经常停电停水、条件非常艰苦,我在中非期间,驻地周围甚至还能听到枪声。那里也很落后,一些一次性注射器、吊针甚至还会被重复使用,作为医者看到这样的情况,真是既揪心又着急。”回忆起在非洲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朱惠芳眼中带泪,她说,援非期间尽管困难重重,但这段经历对她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与非洲那片热土、那些善良可爱的朋友们都未曾分离过”。
在援非期间,朱惠芳不怕脏不怕累,充分利用自己能用法语交流的优势,积极开展工作。她还主动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并通过制定护理制度和检查评分规则等,指导当地医院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那段时间,康复的患者母亲会专程走几个小时回到医院把当地的民族服饰亲手交到她手里,腼腆的非洲孩子们会依偎在她的怀中亲切地喊她“妈妈”,▲▲(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还有怀孕的当地护士甚至要给她未来的孩子取名叫“朱惠芳”……这些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都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国土有界爱无疆。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她先后被授予马里国家骑士勋章、马里雄狮勋章等。
回国后的朱惠芳依旧步履不停,她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积极奔走在公益之路上。同时,她还带领着护理团队姐妹们传承中医护理,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朱惠芳说,她希望趁着自己还有能力,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