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昨天,我市召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湖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4月28日印发实施,在2020年首轮划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梳理,更新调整全市空间分类定位。
本轮动态更新遵循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的原则,更新后全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104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共48个,面积2314.38平方公里,占全市域面积的39.76%;重点管控单元共51个,面积1011.32平方公里,占全市域面积的17.37%,分为产业集聚类和城镇生活类;一般管控单元5个,面积2494.7平方公里,占全市域面积的42.87%。
此次动态更新在守牢生态安全底线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发展需求。其中,调整并新增南浔区菱湖省级湿地公园、千金省级湿地公园、长兴县周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12个优先保护单元,并优化腾出55.99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保障吴兴西塞科学谷、南浔菱湖泛半导体产业园、德清钟管工业园区和安吉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发展。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本轮市级动态更新方案发布后,各区县还将发布区县级方案,我市还将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台地市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工作机制等。
据了解,我市首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以来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相继批复我市实施“六位一体”生态环境准入制度改革、“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等3项国家试点。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轮动态更新充分结合这3项国家试点成果,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动态更新、构建形成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力争在全国率先构建形成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