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烈日街头守绿荫

  记者  邢诗瑶

  上午10点,热浪滚滚。二环东路旁,绿化带里一支穿着荧光绿工装的队伍格外显眼。有人弯腰捡拾枯枝,有人挥动锄头除草,也有人拉着水管给树浇水。他们,是这片绿意的“守护人”。

  “走,到时间上树看看了。”一声干脆的招呼打破沉闷,是“90后”小伙杨帅。汗水顺着发梢和下巴滑进了衣领,他用湿透的衣袖抹了把额头的汗,冲记者咧嘴一笑。他的背影不高大,但步伐利落。身后,是同样满身汗水的父亲杨光祥。

  杨帅来自重庆,来湖州近10年,父亲则是2年前才跟着来“搭把手”,他俩成了队伍里特别的“父子档”。“早上七点就开始干活了,先除草、捡枯枝。”杨帅指了指远处刚清理过的绿化带,话音未落,动作已利落展开——戴手套、拽安全绳、拿手锯,一气呵成。

  枝头高处的枯枝和病枝,就是他接下来要“对付”的目标。

  “枯枝不剪,会掉到马路上砸到车,病枝得及时剪,树才长得好。”烈日将铝制梯子晒得发烫,金属的热度透过手套直灼指尖,杨帅咬牙向上攀爬。枝冠间,闷热得像个密闭的蒸笼。

  “天气越热,路上车越少,反倒是我们作业的好时候。”杨帅说着,一步步从梯子上下到地面。父亲第一时间递上水和毛巾:“天太热了,喝点,别中暑了。”杨帅仰头大口喝水,刚擦干的汗水没多久又顺着鬓角汩汩冒出来。

  一天下来,杨帅要修剪10到15棵4米以上的大乔木,“香樟、黄山栾树、法国梧桐……半小时搞定一棵。”他说,“大概半个月巡一圈,新长的枯枝、病枝又要剪。”说话间,他又转头攀上了另一棵树,安全帽下,汗珠像断线的珠子往下滴,顺着下巴滑进衣领。

  不远处,几位女工正蹲在绿化带里,一边捡拾树枝,一边修剪灌木。烈日烤热了道路,也烤热了她们的每一滴汗水,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上的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集体商标拓出新“丝”路
山水作画咖味香
“浙BA”湖州市联队试训人员开启集训
台风“范斯高”明起或影响我市
代表建议“金点子”变促进发展“金钥匙”
民生计量服务进入“掌上时代”
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烈日街头守绿荫
农林牧渔业上半年产值14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