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恋被骗15万元,婚恋网站该担责吗

律师认为:审核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是网络平台应尽义务

  记者  三省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婚恋网站成为越来越多未婚男女交友的重要途径,时有不法分子通过网站交友实行诈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婚恋网站需要担责吗?近日,家住长兴县的赵小姐致电党报热线,咨询自己网恋被骗后,婚恋网站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

  原来,赵小姐在婚恋网站报名后,通过网站推荐认识了自称在银行上班的李先生。因为工作繁忙,李先生称暂时不能和赵小姐见面,只能通过微信联系,于是两人便谈起了网恋。期间,李先生称可以利用工作之便进行投资,很快就可以让钱翻倍。一开始,赵小姐抱着怀疑的态度转了5000元让他帮忙理财,没过多久,就收到1万元收益。因此,赵小姐越来越相信李先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给他先后转账15万元。然而等到可以提取收益的那天,赵小姐却无法联系到李先生了,打电话到其单位,却被告知根本没有这个人。

  面对财产损失,赵小姐找到婚恋网站要求赔偿,却被一口拒绝。该网站工作人员告诉赵小姐,客户都是实名认证的,网站只有审核义务。“难道我就只能自己承担这些损失了吗?网站一点责任也没有吗?”赵小姐说。

  带着赵小姐的疑问,记者咨询浙江广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秦丹芬。据秦丹芬介绍,对于赵小姐遇到的问题,首先需要看网络平台有没有审核用户的真实身份。根据《网络安全法》第24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因此,审核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是网络平台应尽的义务,如果存在审核不严或未审核信息的情况,网络平台应在其过错范围内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此外,在网络平台已尽到审核义务的情况下,则需查看网络平台与赵小姐之间的合同约定。如双方未签订合同,则需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分析。就赵小姐反映的情况而言,建议其尽快报警处理,李先生的行为很可能已涉及刑事犯罪。

  事实上,如赵小姐一般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情况不在少数。在此,党报热线提醒广大市民,网络相亲风险高,请保管好沟通、交流记录等,尤其是涉及财产问题时的聊天记录,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做到有据可依。同时,在网络相亲过程中不要过多透露财产信息,更不要轻易在对方的劝说下投资或借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警方提醒:不要到矿坑等水域游玩、游泳、垂钓,危险!
~~~热线提醒:出行前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切勿分心驾驶
~~~市民呼吁:执法人员须加强巡查监管
~~~
~~~
~~~律师认为:审核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是网络平台应尽义务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热线
   第07版:副刊
   第08版:区县
天气炎热,有人把矿坑当游泳池
三伏天,高速行车爆胎事故多
遛狗不牵绳既不文明又违法
绳索缠绕的绿化树“伤痕累累”
遛狗拴绳,这是应遵守的法律底线
网恋被骗15万元,婚恋网站该担责吗
购买二手房提取公积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