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力佳
崖下小旅馆紧挨着一股流速很快的山泉。山泉从崖上下来,在光滑的大岩石前变成一道小瀑布。旅馆主人在瀑布前搭了间悬空的木凉亭,泉水从桥和凉亭下经过。
傍晚的时候来了一对老夫妇,看上去八十多岁了。他们的儿子开车送他们来,他用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上海今天热煞人了,送姆妈阿爸来山里避暑。
老板娘说今天客人多,只剩顶楼的房间了。临安话的口气,绵柔里有点硬朗,就像山崖上的小瀑布,掷地有声却有清凉水雾,跟上海调子的普通话旗鼓相当,甚是好听。
老人家的儿子是个孝子,他说叠戈伐莱塞,老人年纪杜啦,跑三楼伐莱塞。他一急说了方言。
旅馆建在崖下,屋顶上是崖壁,崖上草木茂盛,凉意森森。即便吵闹声也吸引人听。
老板娘说了一通话,意思是顶楼也只是三楼,你们来晚了就克服一下吧。
老人家的儿子发起怒来,说了好多伐莱塞,客人中有几个也是上海人,帮着同乡说话,说着说着形成把老板娘围在中间的架势。
小地方的老板娘老实,一着急,口气虽然还是不依不饶却已经带着哭音了,意思是你们伐莱塞也只能这样,要不等明天客人退房给你们换房间。
老人家的儿子据理力争,说上海今天气温四十多摄氏度,两位老人家都是八十多岁,自己开了将近四个小时的车,现在晚上八点多了你让我们怎么办。
老板娘被他的语气逼着居然哭起来了。
这时候从人群外围冲进来一个壮汉,他把老板娘护在身后,狠命拍着桌子,连说:这样的生意我们宁愿不要做了,你们走吧走吧!
他说话拍桌子的时候眼睛瞪着桌子,好像他是在跟自家桌子过不去,连那孝子都只是看客。
接连拍了四五下桌子,手掌大力气大,拍桌子的声音在山崖下回响。
本来老板娘显得势单力薄,这下好了,让旁观的我松了一口气。
仿佛水流着流着就该分道,老人家的儿子犯起拧来:我们不住这里了,有汽车轮子不用怕。
于是带着两位蹒跚的老人走了。
老人家上车时他们的儿子有用手掌垫在车门上方的细微动作。
好在方圆几里散落着很多像这样的小旅馆,根本不用担心。山道曲折,几秒钟就不见了车灯。倒是留下的客人们还在议论。
山风凉,我裹着羊毛披肩刚刚好。山里人当着众人狠命拍桌子护妻的腔调我太喜欢了。山风裹夹着汽车,车里孝子的怒气该早已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