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水月
本报讯 “一到晚上,小区里的无障碍通道入口处直接被乱停放的私家车挡住,给残疾人通行造成不便。”近日,湖城徐女士向党报热线反映盲道被侵占的情况。记者了解后,实地探访湖城的盲道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助残设施相对普及完善,但盲道被乱停乱放的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盲道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仍存在。
8月30日晚上,记者来到位于太湖路与青太路交汇的吾悦广场,其中吾悦广场沿着太湖路方向,在入口处设置了左右两排非机动车停车位,盲道紧挨着白色停车位线。然而由于机动车停放不规范,有不少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胎或是车座后箱子超出白色停车线的位置,占了部分盲道。几百米的笔直盲道路线,被“拦路”的电动自行车阻挡了视线,盲道在“夹缝中生存”。
其实,车辆压占盲道的现象在湖城较为普遍。在中国建设银行吉山支行门口,即使清晰划分了宽敞的白色停车位,可还是有车主想着办完事就走,就出现车主随意停车时轮胎或车头压盲道的现象。在文苑一村公交站旁,一排店铺大门离盲道就几步路的距离,铝材店在门口安装门窗;电动自行车修理店前,几辆等待修理的电动自行车杂乱停放着,以及正在用充电桩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盲道在此处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
记者在探访中还发现有部分车辆直接完全压占人行道和盲道。一到晚上,仁皇山街道祥和路的人行道上停满私家车,正常人也无法通行。据周边市民反映,由于小区停车位紧张,找不到车位时,有市民便选择晚上将车停在小区周边的人行道上,白天上班开走。至于侵占盲道,他们表示确实没有考虑那么多。
此外,记者还发现不少设计不合理的断头盲道以及坑洼不平的盲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视障人士出行不便。比如,沿着飞凤大桥往东吴银泰城的方向走去,原本的盲道在桥下坡的路段直接“消失”,再往前走一段路,前行道路被绿化带堵住,行人们从右侧的阶梯走下去。这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完全无法判断这复杂的路况,稍有不慎,还会发生危险。几百米的盲道路程,走一段路遇到一个大墩子或是路灯的现象仍存在。在紫云小区公交站处,提供给市民等待的长凳就有小部分占据了盲道。
据了解,《浙江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已从2018年12月3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违反停车规定,占用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的,由公安等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妨碍通行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党报热线在此提醒市民,在平日注意车辆停放情况,避免因占盲道而影响视障人士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