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书“链”上新场景

  记者  赵斌  史舒频

  本报讯  “草莓比较娇嫩,要注意防治棚内气温回升引发的病害……”近日,在长兴县太湖街道留下居民区的农家书屋内,受邀而来的农技专家结合书本知识,与种植户们分享草莓等农产品的种植经验及注意事项。

  今年以来,留下居民区围绕农户对种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将农家书屋功能延伸到农场,以“农家书屋+农技培训”方式为农村共同富裕“充电”。“我们专门采购了一批农资书籍,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基地农户科学种植,同时在农家书屋定期开展农技培训,解决农户种植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从而实现增收。”留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青松说。

  农家书屋是基层公共阅读空间,近年来,长兴县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不仅成为农民丰富农技知识、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主阵地,更是通过“农家书屋+”品牌化联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后浪宣讲”和农技培训等延伸书屋功能。截至目前,全县220个农家书屋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5200余场次。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我们已建成21个农家书屋,通过链接新场景,让书本知识和宣教活动无缝衔接,为群众端上丰盛的精神大餐。”太湖街道纪工委副书记颜志勇说。据介绍,该街道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为各村居配备“四史”书籍2800余套,其他类型书籍近5万册,探索“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创新开展“农家书屋+四史”学习,启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农家书屋交流座谈项目,共计开展红色学习活动25场次。

  不只是线下活动,当地“后浪潮音”宣讲团多次在农家书屋开展线上系列文艺宣讲活动。同时,农家书屋还成为群众学经验、找方法、解难题的“百宝箱”。舞蹈怎么排?相声怎么说?越剧怎么演?当地文艺工作者借助书屋阵地手把手开展教学。现代农业产业如何经营?“明星农民来讲课”活动在书屋巡回传授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带着专家访专家⑤
   第06版:广告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法治
南浔打造技能人才“全培养链”
财务上“云” 清风徐来
南太湖CBD建设快马加鞭
“美丽倡议”纳入社区公约
赏桂已到最佳时节
长兴罗家村“党建+水产养殖”强村富民
前三季度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近一成
市分类办:数字监管倒逼源头节约粮食
一本书“链”上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