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园长”,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近日推出小公园“民间园长”征集活动,为10个小公园招募“民间园长”。“民间园长”的职责是对小公园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小公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为公园招募“民间园长”,这是富有创意的探索,着眼于充分吸纳民间智慧,为10个小公园招募“民间园长”,可以视作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的一种有益尝试。城市公园的日常维护,自有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负责。不过,管理部门未必能时常巡查公园,专业人士审视公园的视角也难免形成固定模式。招募“民间园长”成为很好的力量补充。“民间园长”本身来自基层,又和广大基层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可以及时感知公园的草长莺飞、花开花落,也能用民间眼光更全面了解反馈公园建设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和专业机构形成优势互补。可以说,为公园招募“民间园长”,也是开门纳谏的生动体现,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有利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民间园长”的出现,也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城市公园招募“民间园长”,也是对中央有关要求的呼应。公园虽小,但这一方绿地可以抚慰心灵,让人拥有休憩与放松的空间。“民间园长”,就是公园主管部门与广大居民之间的“连心桥”,畅通了信息传递的渠道,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直接参与公园的维护管理。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群众自治模式,也是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的积极创新,有助于推进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招募“民间园长”,也要严把“入口”。“民间园长”的任务并不简单,首先要有时间对所负责的公园进行定期巡查,其次还要具备绿化、植物养护的专业知识,能从游客的角度对公园“挑刺”,还要协助督促解决已发现的问题。要当好“民间园长”,仅有热情还不够。因此,有关部门还应明确招募标准,选拔出合格的“民间园长”。

  守护生态之美,离不开全民参与。希望“民间园长”能更好地整合民间力量,集中民间智慧,让城市中的小公园为美好生活添彩,也为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贡献更多经验。

  (王俊勇,原载《杭州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借力数字化熨平起伏波动
众说
“霸座”入法以善法达善治
“民间园长”,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
国民体质 纳入体检
惩治“霸座”不妨霸气一点
60后开始退休带来新的社会效应
斩断“代理退保”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