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今天,人们对“富口袋”到“富脑袋”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也越来越强烈。作为我市首批开出的“共富班车”之一,“优教共享”班车对标对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补齐补足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要素资源,全面推进以融合型、共建型模式为主的教共体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如何开好这辆班车?沿途会停靠哪些站点?最终又将实现怎样的愿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优教共享”班车长,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金淦英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优教共享”班车启航前,市教育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金淦英: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完善城乡教共体标准化建设机制,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教师双向流动机制,突出实绩导向激励机制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早在2019年,全市就实现了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县)的满堂红。2020年,实现全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全覆盖。今年我们全力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以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目前已建成共同体学校71对,覆盖全市65%以上的镇区学校。
记者:今年已经圆满完成教共体建设目标,那么明年的目标有哪些?
金淦英:2022年要实现镇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全覆盖,具体目标是吴兴区新增教共体学校5所,总数达到23所;南浔区新增8所,总数达到28所;德清县新增8所,总数达到34所;长兴县新增9所,总量达到47所;安吉县新增10所,总量达到42所。
记者: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目标?
金淦英:下一阶段,我们将以“坐上班车奔共富”为目标,继续推进教共体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力争明年全市所有乡镇公办义务段学校实现教共体全覆盖,同时加大对名师、名校长的交流力度,力争交流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做到办学理念融合、教学教研联动、师资调配畅通。具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不低于90%,校际优质均衡系数小学段达到0.3、初中段达到0.25;各乡村学校校长队伍明显优化,主要学科至少拥有1名区县级骨干教师;建成标准化录播教室,形成常态化教研互动机制;高质量推进“小而优”乡村学校建设,实现乡村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各区县乡村学校至少拥有1所省级现代化学校。
(记者 罗开颜)
■ 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共体标准化建设机制,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教师双向流动机制,突出实绩导向激励机制
■ 2021年,新增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校(校区)134所,全市镇区学校60%以上
■ 受援学校受益师生超过全市义务段在校师生总数的22%
■ 到2025年,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不低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