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华
本报讯 随着金融领域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南浔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加快数字平台建设,助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走出一条深耕区域、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截至上月底,完成全区10.8万农户小额普惠信用贷款授信,授信覆盖面达到100%。
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综合加强农业信贷支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作出顶层设计,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方向。
随着农村地区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逐渐提升。南浔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借助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渗透率、可得性、满意度,鼓励在浔银行机构不断丰富数字支付场景,增强数字服务能力,持续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力量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难、农村信贷成本高等问题?年初,南浔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修订了《南浔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强化对银行机构的考核要求,推动银行机构主动作为。南浔银行致力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成本高、效率低的瓶颈,撬动资金需求,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描绘“数字乡村一张图”,开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特快专列,破解小农户融资难、融资慢问题。今年以来,贷款用信农户达到3.88万户,农户小额普惠信用贷款用信率达到37.55%。
与此同时,南浔银行积极运用省农信联社“浙里贷”系统优势,对不同客群推出“信农贷”“幸福快贷”和“薪易贷”等数字贷款产品,积极打造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截至上月末,数字贷款占比达到72.66%。
在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南浔银行规划投入33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丰收驿站标准建设,实现驿站功能个性化选配,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半径大、支付难等问题,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暖心零距离”,让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