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妹
近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如:“美丽浙江”考核实现9年连优;“五水共治”大禹鼎7年蝉联;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县全覆盖;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县创建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入太湖水质连续14年稳定保持Ⅲ类及以上;市区PM2.5浓度和空气优良率累计改善幅度全省第一……这一项项成绩的取得蕴含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显著特点,即长期性坚持、全民性参与、全域性呈现和制度性保障,更充分见证了市委、市政府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举措,坚定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的高度自觉和实践担当。湖州的实践探索对全省乃至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一以贯之的坚持。湖州之所以能够取得“9连优”“7蝉联”等成绩,就是因为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始终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不动摇。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把蓝图绘在大地上、把美丽写进生活里的硬任务,需要我们全民参与、全域呈现。湖州已经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市区县全覆盖的地级市、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县创建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城市品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认可,就是最好的诠释。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全方位、各领域的复杂任务,需要我们用制度来保障。湖州率先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方标准,率先制定全国首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地方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全省率先推广低VOCs原料源头替代等,探索形成了“立法+标准+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全力以赴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树牢“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意识,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至少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在进一步深化研究方面下足功夫。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聚集专业的研究人才,围绕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为湖州继续走在前列提供智力支持;要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工程,有计划推出年度研究任务和适当经费资助,鼓励更多研究人员参与该项工程研究,形成更多研究成果;要突出研究特色,形成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等研究品牌和湖州研究话语权;要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学术研讨等活动,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提升湖州软实力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在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方面下足功夫。要继续完善“两山银行”运行机制,将数字技术贯穿“两山银行”建设全过程,提高资源基础数据获取能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流程监管和风险管控力度;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探索建立太湖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化运营模式,聚焦生态特色,延长生态产业链,力争在“两山”转化方面彰显湖州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第三,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足功夫。要针对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疑难杂症”,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环保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加大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致力于打造最严环境执法市。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司法联动工作机制,为打击破坏环境违法犯罪提供制度保障;更加重视培育环保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环保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建立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共治”模式。
(作者系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