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文斌
本报讯 3月25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全市数字化改革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特别是袁家军书记的讲话精神,系统研究部署今年各项改革工作,聚焦服务生产、生活和治理,着力推动重大改革一体融合、协同推进、集成落地,加快打造更多标志性硬核成果,为勇当探路者、建设新湖州提供强大动能。
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市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纲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旭昶等市有关领导出席。会上,市委改革办负责人汇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市金融办负责人汇报有关文件起草情况;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作典型发言。
王纲对前阶段全市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今年以来,市委改革办及相关牵头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要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核心问题,深入研究、系统谋划、扎实推进,下好了“先手棋”。特别是聚焦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扣“绿色低碳共富”主题主线,坚持服务生产、生活和治理导向,各项改革工作靶向准、思路清、推进实、打法新,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纲强调,做好下阶段改革工作,关键是要对标对表、聚力攻坚,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持续放大“五种效应”,确保取得实效。一要放大“变革效应”,坚持从重塑思维理念、组织体系、行为模式、制度机制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改革”,从服务生产、生活、治理“三端”的维度来把握“什么是我们要的改革”,切实发挥好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二要放大“集成效应”,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践逻辑,强化系统观念、集成思维,突出整体贯通、一体融合,推动形成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三要放大“杠杆效应”,坚持抓重点、少花钱、真管用的原则,落实“规定动作”,谋准“自选动作”,全力抓好11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改革,以此撬动全市面上的改革工作。四要放大“品牌效应”,全力做好“扬长补短、借梯登高、守牢阵地”三篇文章,迭代升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场景应用和改革试点,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务实合作,推动形成更多具有湖州辨识度的重大成果,进一步打响湖州改革品牌。五要放大“赛马效应”,坚持把改革的过程转化成推动干部观念转变、本领增强、能力跃升的过程,进一步赛出担当之责、赛出变革之能、赛出制胜之道,努力在重点领域改革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