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吉县

让绿色成为共同富裕的底色

  4月的安吉,浓浓的春色和活力蔓延在每一个角落。一年一度的安吉白茶采茶季已近尾声,但郁郁葱葱又延绵起伏的茶山上,采茶的,赏景的,依旧好不热闹;已被铺上一层新绿的竹林里,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竹林碳汇”这个新鲜词汇,微风吹得林间沙沙作响,将他们的这份欢心和喜悦传递到了大山之外……

  近年来,安吉乘着时代发展的春风,踩准“绿色”“低碳”“共富”的节拍,让努力和付出在经历一个又一个春天之后开花结果。激情迸发的创业之城、大气包容的活力之城、山水相拥的品质之城、低碳宜居的生态之城、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平安有序的和谐之城……这座山水相拥的浙北小城,正以绿色低碳发展探路者姿态,向着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迈进。

  ■ 生态家底更厚实

  绿色,始终是安吉最动人的色彩。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安吉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为守住这份厚实的绿色生态家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安吉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在护美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安吉深入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治、森林质量改善、土地整治与土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果。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3%,林地面积203.1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0.9万亩。境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为100%,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

  与此同时,安吉按照“一心、两轴、三网、四区、多点”的布局,构建起以城区、乡镇、村庄为点,以公路、河道为线,以山地森林为面的国土绿化新格局,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先后建成珍贵彩色森林17.8万亩、新植珍贵树种350万株,建成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完成茶园生态修复1112公顷、平原绿化637公顷、农田林网53公里。杭长高速、商合杭高铁、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西苕溪两岸等“城乡绿廊”基本建成,新增森林通道绿化面积250公顷,建成绿道30余条250多公里。

  随着生态建设成果的不断显现,一项项分量十足的荣誉纷至沓来。这些年间,安吉相继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个林业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首批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中国首个生态县、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区、全国唯一国家级毛竹生物产业基地、全国唯一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区、全国首批林业合作社示范县、中国林业产业贡献奖等称号。同时,目前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呵护生态成为全民共识,形成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安吉积极开展关注森林活动,构建载体举办“森林关注”活动,精心组织“爱鸟周”“植树节”及“世界湿地日”等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传播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让爱生态、护生态成为安吉人的日常。

  ■ 绿色经济更茁壮

  越来越厚实的生态家底,畅通了安吉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安吉的绿色经济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作为经济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安吉工业发展不断向“绿”谋变,不仅于2020年首次跻身浙江省工业大县行列,还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外贸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推出全省首个“承保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试点,获批省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Ⅲ类地区第一名。

  以过去五年为一个关键阶段,安吉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17.9亿元增加到248.4亿元,年均增长10.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6.4%、11.4%、14.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绿色家居产业成为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科技赋能产业试点。规上工业企业从395家增加到538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10家,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零”的突破。

  在这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中,安吉始终以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统筹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在对高耗低效企业进行集中整治、腾挪转换的同时,专注于构建“1+5”生态工业体系,提质升级以椅业制造为代表的绿色家居产业,积极发展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通用航空五大新兴产业,并牵头组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绿色制造联盟,规上工业企业星级绿色工厂实现全覆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工业经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绿色生态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止在工业领域。当“碳汇”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成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一个全新渠道时,安吉再次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优势,让“竹林碳汇”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作为浙江省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县,安吉县于去年成立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先试先行推动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实现“竹林里的新鲜空气能变现”。通过该交易模式,村集体将农户的林权统一转到合作社,按照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标准开展集中经营,持续产生碳汇。安吉两山银行对其进行收储后可在中心碳汇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碳汇交易中心的成立与运行,意味着安吉基本建成了县域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全链式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截至上月,全县已完成竹林碳汇收储(含预收储)竹林规模14.2万亩,合同金额达7230.8万元。

  为了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以绿色作为“燃料”进一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月,安吉县林业局、安吉县森林碳汇管理局挂牌成立。这也是目前全国首个负责森林碳汇管理的县级行政机构。“林业是老百姓的富民产业,事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林业局重新单设并增挂森林碳汇管理局,理顺了安吉林业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下一步,安吉将强化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并着重围绕竹林碳汇探索工作,拓宽绿色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通道,让绿色成为共同富裕的底色。

  ■ 人民生活更美好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始终是安吉坚持走绿色共富发展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是为了坚守这份初心,这些年来安吉不断加大民生实事投入,让共同富裕成为了广大群众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实事。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安吉在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325.1亿元,占全部支出的81.3%,62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44358元、25477元增加到65750元、39495元,收入倍差缩小到1.66。就业保持稳定,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2021年登记失业率为1.62%。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参保率分别达99.8%、94.5%,累计保障城镇困难群众住房1.2万户,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4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3亿元,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三小、新五小、育澜中学等26所学校完成新改扩建,“安吉游戏”、职业技能教育取得世界级荣誉,创成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县人民医院急诊大楼、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院2号住院楼、树兰医院相继投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获评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单位。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成省级文化创意街区2条、文化产业基地1个,古城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在全省率先建成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新时代乡村治理“余村经验”全市推广,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双下降”,平安建设实现“十六连冠”,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成功捧得“长安杯”。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退役军人等工作得到新提升,实现省双拥模范县“二连冠”。

  一桩桩、一件件掷地有声的民生实事,使得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安吉自然生态之外的另一道动人风景。

  蓄力前行,未来已来。过去的成绩定格在了今天,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安吉依然怀揣着一颗不变的初心,以共同富裕绿色样本为统领,以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为奋斗目标,以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为战略支撑,以数字化改革为主抓手,围绕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主攻方向,按照“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的工作安排,落实找跑道、定目标、建体系、抓改革的工作要求,加快打造具有影响力、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绿色样本。

  文/崔吉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向两会报告
   第06版:向两会报告
   第07版:向两会报告
   第08版:向两会报告
   第09版:向两会报告
   第10版:向两会报告
   第11版:向两会报告
   第12版:专版
   第13版:向两会报告
   第14版:向两会报告
   第15版:向两会报告
   第16版:向两会报告
让绿色成为共同富裕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