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值
市第九次代党代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塑造横向多跨、纵向细分的基层组织新形态。这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生动实践。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在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的关键节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工作跃迁升级的关键核心就在于推进基层党建数字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当前基层党建迫切需要数字化赋能。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加速,传统基层党建模式与思维习惯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形势与新环境,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出现了重大挑战。一是组织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人才、资源、体系等不匹配,容易造成党组织管理的松散化、基层党建形式化,组织建设带动的辐射面有限,导致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弱化。因此,依靠数字化转型力量,可以更好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现代治理能力的同步接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拓展。党员队伍的老龄化造成党员联系群众力不从心,部分年轻党员因工作原因游离于组织之外,服务群众意识淡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单一,仅仅靠双脚走路的联户模式限制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效率,无法与群众实现实时交互。通过基层党建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党员群体,扩大先锋模范作用辐射范围,提升密切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三是分析评价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精准性不够。长期以来,考评主要依靠综合评定、民主评议等定性方式,缺乏量化标准和精准刻画,导致对党员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足。通过数字技术生产党建大数据,实时掌握党组织和党员的情况,实现考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更加精准全面。同时可以把过去未发生关系的党建信息全部打通,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互动的红色网络,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把中心化的组织优势与网络的扁平结构结合起来,提高基层党建的实效性。
基层党建数字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是一个不断完善、迭代升级的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党建数字化改革,以“智慧党建”统筹引领“整体智治”,优化基层治理体系,为破解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对全省党建数字化转型有启示意义。一是基层党建数字化既要建得起更要建得好,要注重实效。乡镇一级直接面向社会层和人民群众,事务繁杂多样,在推进数字化改革中,部分地区存在被动落实、疲于应付,各个部门系统按照上级的要求,建设数字化应用系统,诸多系统的建设存在重复浪费现象,缺乏系统化体系化思维和有效整合。二是基层党建数字化既要资源匹配更要理念提升,要强调人是根本。乡镇一级面临人才和资源相对薄弱的现实瓶颈,治理任务复杂繁重与治理理念、治理资源、治理工具相对落后之间不匹配的实践难题。数字下乡不仅要注重资源配套,更要注重理念提升,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动性,实现基层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否则数字下乡不但不能发挥数字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反而容易加重基层负担。人是根本,数字的力量和人的力量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三是基层党建数字化既要党建引领更要多元参与,要构建治理共同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任何单一主体都难以完成所有治理任务。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党是其中的核心行动力量,党组织拥有更加广泛的动员力,为党和人民群众的有效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复杂性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起到价值引领作用,为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同时,要注重政府机构、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等众多行动主体的参与,激发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作者单位系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