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粮大户学习机械化育插秧

  记者  徐虹 

  本报讯  日前,在吴兴区高新区戴北村的星光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园大棚里,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和市农业装备联盟组织了一场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培训会。

  在现场,来自全市各区县农机中心负责人和种粮大户代表参观了我市新研发的立体循环育秧线。“这一条立体循环育秧线可以育秧1070盘、种植55亩左右的水稻,和以往的育秧基地相比,可提高单位秧地面积供秧能力5倍多。”市农科中心机信站负责人李江涛告诉记者,一旦正式投入运行,整个育秧中心可安装54条立体循环育秧线,批次育秧能力可供2800至3500亩大田机插,全年按早稻1批次、晚稻2批次实现供秧1万亩。

  来自浙江大学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永维仔细看了工人们通过播种机在育秧盘上播种,再运至立体循环育秧线进行育秧。他说,把播种和育秧的机械化程度都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升,目前该技术在全省属于领先。

  “这个现场培训会是我市大力推进‘机械强农’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为了让农机推广人员和种粮大户能直观地看到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不断改进,通过现代农机智能育秧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移栽短板,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李江涛介绍,今年我市预计种植晚稻77.4万亩,目前已经逐步开展育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解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法治
美发店关门:“战略调整”还是卷款跑路?
黄胸鹀野外栖居影像首现湖州
安吉南书房捐赠40件刺绣藏品
我市首个古建筑市场投入运营
心理疏导 助力迎考
种粮大户学习机械化育插秧
脊柱微创领域又一次实现新突破
新区集中整治违规广告牌
送法典进工地
湖城老街有了“管家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