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阳街道借力党建联盟提升历史文化街区

湖城老街有了“管家智囊团”

  记者  李则名 

  本报讯  夜色阑珊,走进位于吴兴区朝阳街道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朝阳巷的二条别院餐厅,敞开式的复古庭院设计别具一格。花灯照耀下,这座占地仅80平方米的百年老宅经过精心改造后,推出了一系列网红餐食,深受年轻人喜爱,每晚食客络绎不绝。

  “旅游体验更精致、市场营销更精准、品质评价更精细,这一直是我们的业态招引导向。”小西街文化创意产业园负责人潘建强介绍,小西街是湖城的“金名片”,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背景下,小西街的夜市如何做到规范运行和持续创收两不误,这是一个需要科学谋划的课题。今年,朝阳街道根据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优势,以北齐巷社区党委为核心,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供销社等市区两级结对单位组建了“西街管家”党建联盟,各联盟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平台资源,建立起“管家智囊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保护好、管理好最具乡愁的小西街关系到城市形象。”西街管家、市市场监管局第四党支部党员殷惠文认为,通过新理念、新业态的引进,小西街正逐渐打造形成文创夜色市集,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此创业,但在后续管理中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在湖城,市民习惯把衣裳街、状元街、小西街串连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称作老街,这里是旧时光最生动的注解。不过,和许多人一样,因为对街区景点的底蕴和历史背景知之甚少,经过一座座静静矗立的老建筑时总是步履匆匆。”潘建强认为,需要加大业态招引,让更多时尚的年轻元素在夜市上亮相。

  前不久,一场大讨论在 “西街管家”党建联盟7家成员单位间展开。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中,“西街管家”们边讨论边总结。据介绍,“西街夜市”目前已有22个摊位入驻,主要涵盖饰品、鲜花、食品等业态,年轻人的创业激情为这条老街植入了新的理念,也丰富了城市文化的肌理。

  “我们坚持把改造方向对准夜经济市场的痛点难点和百姓的诉求愿望,用绣花功夫实现管理升级,提升群众及外来游客的满意度和惊喜感。”朝阳街道办事处表示,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典故,眼下,还定期向街区商家推广湖州数字化旅游产品,推动交通、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全面提升游客的智能化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解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法治
美发店关门:“战略调整”还是卷款跑路?
黄胸鹀野外栖居影像首现湖州
安吉南书房捐赠40件刺绣藏品
我市首个古建筑市场投入运营
心理疏导 助力迎考
种粮大户学习机械化育插秧
脊柱微创领域又一次实现新突破
新区集中整治违规广告牌
送法典进工地
湖城老街有了“管家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