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伟斌 记者 徐虹
本报讯 连续三年,市审计部门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审计,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主线,精准把握审计重点,以政策执行、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作为乡村振兴审计切入点,取得了较好成效。
针对乡村振兴工作面广、点多、量大等特点,市审计局成立乡村振兴审计组,在审计前整理形成乡村振兴审计政策资料库,其中包括国家、省、市近几年来出台的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政策法规等。2020年,在对吴兴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中,审计组重点关注了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的扶持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意见、及时沟通,促使区政府修订完善了《帮扶基金使用办法》,将29个应享受政策却未享受的薄弱村重新纳入政府扶持范围,有效保障扶持政策落地。
“除了审计政策执行情况,还会审计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针对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落地。”市审计局介绍,针对乡村振兴项目种类多、涉面广、周期长等特点,审计组通过发放审计查询单、查阅项目资料库、开展座谈会等方式,深入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建设周期、验收情况及后期管护情况,摸清项目的来龙去脉和生命周期,找准项目的薄弱环节,确定审计重点内容。针对乡村振兴财政资金呈现面广量大等的特点,审计组不仅深入研究财政资金走向,还应用大数据比对分析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避免财政资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