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名人大代表的“民情日记”

  记者  徐婧钰

  在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和桥村见到王水方时,他正站在路边观察。马路那头,工人们火热施工,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已经浇上了沥青。“村口附近道路修复的问题已经开始解决。”和桥村党总支书记王水方在“民情日记”里这样写下。

  王水方是吴兴区人大代表,平时一有机会就会去村里走走,倾听群众的需求。“没有走访,就没有发言权,能听到群众的心声,是我们人大代表履好职的第一步。”王水方说。为了走好“第一步”,王水方走遍杨家埠街道街头巷尾,逢人便要凑上去聊几句,聊完就把好的建议写到“民情日记”上。

  “去年鱼塘断电,严重影响了渔民的收入,今年要提前让他们做好工作……”王水方在日记本上这样记录。每年6、7月份,是和桥村几家养殖户最担忧的时候,夏天气温较高,一旦断水断电,鱼塘里的鱼虾就会大批死亡。“去年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鱼塘里的鱼死了近大半。”养殖户王会忠当时都急得团团转。

  针对这个问题,王水方连续走访了村里几个养殖点,给大户提前打好预防针,让他们做好预备方案,同时请来了养殖专家,为村民答疑解惑。“村民要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解决问题。”对待群众的问题,王水方始终牢记在心,“像有些村民一年收入全在这里,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

  除此之外,他日记本上出现最多的就是关于乡村发展的内容。“如何壮大村集体收入”“怎么样让村里的农家乐、饭店发展更好”,近段时间以来,他牵头制定了和桥村的发展规划,“怡禾园”等农村特色餐饮、蔬菜水果等种植基地描进了和桥村发展蓝图,助推当地产业发展。“我们要打造一条精品农旅产业链,真正让游客体验到这里果蔬采摘的乐趣。”王水方说。

  慢慢地,日记本已有厚厚一沓,王水方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好问题,一件件去解决,才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和桥村道路平整了,排水沟渠干净了,路灯也明亮了,村里的广场上置换了新的乒乓球桌、篮球架等设施。“看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信心。”村民王平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新区出台文旅助企纾困政策
民国风主题夜市人头攒动
科创平台量体裁衣为企破困加码
“放心消费”营造美好生活
庆“七一” 守初心
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村监察工作站可以大作为
党建多元矩阵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对楼顶违规搭建“零容忍”
一名人大代表的“民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