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代表事迹选登

  红色引擎聚合力  奋楫争先显担当  书写湖州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老干部局、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坚守为老服务初心,打造“银领”系列品牌。先后承担多项省级试点取得良好成效,连续三年荣获市级部门考核一等奖;连续三年在全省老干部工作系统年度考核位列前列。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湖州老干部工作230余条次,在全国同系统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精心推进“银领品牌”标准建设。制定“银领先锋”品牌、“银雁返乡”志愿服务、“乐活驿站”建设等工作标准,聚焦“银领学院”“银领初心”宣讲团、“最美老干部工作室”“家门口老年大学”等,探索制定实施细则,形成规范化建设制度体系。目前,全市78%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完成了规范化建设,30%以上命名为示范型党支部。新建“家门口老年大学”百所。

  齐心凝聚“银领力量”助推发展。2016年开始实施“银领工程”,创设“银雁返乡”“银归驻点”等载体,分层分类助力发展。针对退休领导干部“讲政治”的特点,组建“治水剿劣督导团”等,开展建言献策、督导指导。针对专业型人才“懂技术”的特点,联动区县分批选派“老专家”担任“驻村书记”“强村顾问”等,助力共同富裕,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针对特长型老同志“有经验”的特点,以“老干部品牌工作室”为牵引,开展“三服务三助力”活动。如今像“王金法广播”“荻溪六老”“银晖红管家”“老楼维权站”“正平调解室”等团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不下班的群众工作队”。五年来,聚焦“建言献策、共话两山”“走进高校、信仰对话”等主题,线上线下开展“90后与‘90后’的信仰对话”“70正青春”“60再出发”等正能量活动11场次,累计受教育50余万人次。

  用心做好“银领长者”服务管理。整合社会资源,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出“一键呼”“云服务”等为老服务项目60余项。完善市区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统筹管理、特困帮扶关爱、部门多方协商等服务管理机制,出台相关政策举措20余项,为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件。2020年底,占地61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湖州老年大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在老年大学看见幸福湖州”成为湖州老同志的口头禅。

  用心用情  尽心尽责  创新创优做好老干部工作

  市委政法委  沈利建

  我是今年4月份到市委政法委工作的,在这之前,我一直在南浔工作,2009年担任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2016年担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回首这十多年的老干部工作,感触最深的是三个词:用心用情、尽心尽责、创新创优。

  用心用情,才能零距离走近老干部。“用心用情”一直是我做老干部工作的初心,我把这份深厚情怀,始终贯穿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每年都坚持上门走访探望离退休干部。比如,协调多部门为失能或半失能的离退休干部提供助餐、上门送学等服务,当听到手里拿着慰问金的王老对别人说“小沈的好,我们都记着!”时,我由衷感到满足、值得。

  尽心尽责,才能精准服务好老干部。“老干部工作承担着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干部的重要任务,是一项需要付出、需要奉献的重要工作”,我始终铭记党的这份嘱托。带头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年度“惠老实事”,2017年实现了南浔区老年大学“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再到现在“从有到优”的发展之路。目前已创建1所全省优质老年大学,构建了“1+9+N”家门口老年学堂组织网络,同步实现教学点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与工作双覆盖。

  创新创优,才能高质量干好老干部工作。多年的老干部工作经历,让我明白在做精做细服务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大力探索老干部正能量的发挥。谋划打造了五星级“最美老干部工作室”品牌,得到时任省委老干部局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如今35个“最美老干部工作室”在南浔区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推出“银雁返乡”计划,分批选派老同志返乡担任“驻村书记”“强村顾问”“治理贤达”等职务,助力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银雁返乡”系列志愿服务行动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四融”聚力强引领  银耀朝阳赋新能

  吴兴区朝阳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

  近年来,朝阳街道以“阵地融力、组织融心、队伍融智、活动融情”为抓手,积极回应老干部现实关切,用心用情做好为老服务。

  阵地融力链接多方资源。将闻波等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与“银领驿站”统筹建设一体推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2个、老干部活动室6个、红色氧吧等特色服务空间10余个。联动打造全市首个以智慧养老服务为核心的银领驿站党建综合体,让“虚拟养老院”成为老干部的居家新选择。

  组织融心深化分类管理。以社区“银领驿支部”为载体,细化“一人一策”个性化管理,将送学上门等举措落到实处。创新“梦府书画社”等“趣缘”功能型党组织,鼓励驿支部成员在社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内交叉任职,进一步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网格体系。通过推行“老干部+家园支部年轻党员+在册居民党员”的“1+1+N”结对模式,推动“关怀4050、帮带6070、联结8090”成为新老交流常态,累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30余场。

  队伍融智推进银色建设。以“银色招募令”为牵引,推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王荣德、省银尚达人陈复有、省“最美助力之星”施水英等优秀老同志成为能量“核心”,推进“陈奶奶道德门诊”“桑榆情”等6家老干部工作室成为小区里家喻户晓的闪亮名片。创建“银发暖心服务队”“绿色发展巡逻队”“善心善行志愿队”等团队20余支,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30余次,推动老干部成为社区服务不断升温的热量源泉。

  活动融情搭建丰富载体。组织开设“菰城京韵”“吴韵旗袍”等课程,由40余名老同志组成的文艺团队成为小区里最活跃的“银耀”风景线。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场景,组织老干部参与红色观影、街区打卡,开展文化宣讲等10余次。联动刘祖鹏艺术馆,推出“夕阳无限好 盛世翰墨情”主题系列活动,以笔会友、以墨抒怀,涵养老干部文化生活一池活水。

  立足本职  踏实敬业  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者的份内事

  安吉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  牟娇珺

  我从2012年结缘老干部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从事老干部工作,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将心比心,带着感情有温度。缘于自己的红色根脉和对老干部工作的热爱,对待老同志我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记得还在县交通局任组人科长时,有一次我组织离退休干部去余村参观学习,经过院士林,我主动提出帮离休干部简文祥夫妇拍合影,后来我又自己掏钱制作照片板画送到简老家中,看到二老脸上的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温暖老人。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有些虽然是举手之劳,但老干部感受到的却是组织的温暖。

  热心细心,丰富载体有维度。将服务好、保障好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打造“银尚乐活”递铺站、丰城站、梅溪站,创新家门口老年大学,开设流动课堂,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在吴昌硕纪念馆举办多场书画展,累计展出老同志书画、剪纸作品556幅,成功争取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在我县建立浙江老干部书画创作基地。按照省市委老干部局的部署,完成我县42户离休干部居家适老化改造,深化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

  用心上心,开拓创新有高度。立足安吉实际,在党建引领、正能量作用发挥上总结了“三元立方”工作法,三元即银才飞地项目、银领驿站综合体和最美老干部工作室,通过项目、阵地和载体为老干部作用发挥提供平台。打造了苕溪银色港湾银领驿站综合体,创新完成了中组部“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加快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在三里亭社区璟和花园小区首创小区建“银领型”党组织,建立最美老干部工作室23家。提出准老干部第一书记培育计划,精准排摸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准老干部,做好银色人才培育的前半篇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区县
   第05版:湖州老干部时报
   第06版:纵横
   第07版:动态
   第08版:园地
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事迹报告会召开
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光荣榜
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代表事迹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