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慧莲 通讯员 包玉院
昨天,浙江数字政协“三位一体”平台之“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1.0版在我市各区(县)、乡镇(街道)、村实现全覆盖。作为全省试点,这是湖州数字政协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湖州政协数字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工厂车间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存在隐患”“建议宠物狗、流浪狗加强管理”“童装企业招工难问题急需解决”……通过“码上商”二维码进入“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选择所属区(县)、乡镇(街道)、村(社)联系点,一个个问题、一组组数据映入眼帘。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为人民群众与政协委员搭建了一个全天候、无障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平台,有效打通了服务基层的屏障壁垒,使得政协委员履职更接地气了。
主动揭榜挂帅 推动试点落地
“社情民意在线”是省政协六个多跨场景应用之一,主要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的“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以此更广泛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共识。
作为全国政协办公厅“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湖州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效明显,连续多年在全国24个地市级联系点中排名第二、在全省排名第一。
“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1.0版在吴兴区上线以来,依托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选取村(社)两山协商驿站等载体和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将场所码进行广泛张贴,委员和群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实现“一码直达”“一键提交”,实时登录、报送和反映意见建议。
截至目前,已累计设立“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411个,其中吴兴区政协机关1个、乡镇(街道)20个、片区46个、村(社)318个、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26个。
围绕关键小事 服务民生大局
“珀莱雅厂区东北门出口的官泽路与创新路交叉口无交通信号灯,该路段来往车辆较多,有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希望政府能在此处增设交通信号灯。”6月17日,上线的第二天,吴兴区政协委员丁进就在“浙里办-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平台提交了社情民意信息。“我们第一时间协同交警开展协商,研究整改方案。”吴兴区埭溪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作联络组组长樊军介绍,在此信息提交后仅一周,就着手增设红绿灯,于7月7日正式运行。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受疫情影响,生意越来越难做,希望能摆夜摊来创造点收益。”一位市民发布的信息受到了吴兴区政协委员张成春的关注,随后他提交了《在文旅场所或公共场所设置临时经营摊位的建议》。也因此,在湖城飞英街道潘家廊休闲文化街区40余个摊位集中亮相!
“我们希望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的转变。”吴兴区政协副主席沈冰认为,这种模式打破了以政协自身办理为主的单一流程,构建起由委员和群众共同反映民情并由多方协作办理的体系,形成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闭环。
汇聚民情民意 服务委员履职
6月24日,吴兴区朝阳街道红丰社区两山协商驿站里气氛热烈,政协委员、片区民警、执法队员、居民代表,以及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等相关负责人围坐一堂,为红丰新村居民陈娟芬在“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反映的垃圾问题各抒己见。“没想到这么重视,还专门开了一个协商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感觉多了一个向上反映的渠道,很不错。”陈娟芬说。
“委员有‘预审’的资格,我在轮值的时候看到群众对垃圾分类问题反映相对集中,所以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一次协商。”区政协委员姚丽娟介绍,每一周为一个轮值周期,每天至少有一名委员进行线上值班,做好信息线索的甄别、收集、上报和预审分类。
应用上线以来,委员参与社情民意信息预审占33.66%。通过联系点,可以收集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和界别群众的利益诉求,具有共性的可以转化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还可以上升为政协组织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的课题,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如今,“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已在全市各区(县)、乡镇(街道)、村推广,并同步开通线上应用,实现了市域全覆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的信息收集、报送、转办、反馈等各个流程管控,根据应用情况完善实施细则,真正发挥数字赋能应有之效。”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