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璐
本报讯 210名乡村医生退出历史舞台,206名定向培养的大学生村医进入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的人员更替稳步进行,142家服务站面貌逐步改善……南浔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正呈现出一派喜人局面。这是记者近日从该区相关部门获悉的。
在2016年以前,南浔区基层卫生服务站中的524名社区医生里,乡村医生占比达到了68.7%。2016年以来,该区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选育留用上持续发力,循序渐进改变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困难的状况,社区医生平均年龄从50.83岁下降到39.20岁,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占比从14.22%提升至30.85%。
今年40岁的冷鑫健是菱湖镇勤俭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社区医生。此前,南浔区为了改变基层卫生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在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中专门设置了社区医生岗位,放宽学历条件,但要求持证上岗,因此吸引了一部分像冷鑫健这样的人。
“为了缓解南浔基层卫生服务站人才招引难的矛盾,我们每年保障至少40个事业编制,用于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南浔区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借助‘才聚基层’基层人才周转编制相关政策,统筹使用编制资源向基层民生一线倾斜,保障基层卫生人才青黄可接。”
“这几年,南浔区迭代升级导师帮带制度,完善基层‘双百’人才培养机制。”南浔区卫健局负责人介绍,每年基层医疗单位都会分批安排年轻优秀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副高及以上专家与基层医生建立“一对一”导师帮带制,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水平。
南浔区还建立了地校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为村级服务站按需订制医学生,不断夯实基层队伍,同时建立助理全科医生规培基地,因地制宜,加速推进全科医生住院规范化培训进程,目前已有19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进修学习。
此外,在职称晋升、岗位设置上不断探索优化,确保更多年轻医生愿意下沉到基层,留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