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处是江南:从江东到江南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星罗棋布的桑基鱼塘系统宛如一幅美丽画卷。记者 张斌 摄

  文/思  苇 

  “江南”是一个变动不定的历史概念,划分标准不同,“江南”的地理范围各不相同。但从“江南”的历史演变看,无论其指称的是自然地理范围,还是行政区域,都有一个由西到东、由大到小,由泛指到特指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过程与“江南”经济开发、文化发展的历史是完全一致的。

  在较早的历史文献中,“江南”一词,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地理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没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古代人们心目中的“江南”范围广大,包括长江(特别是中下游江段)以南、五岭以北的辽阔地域。秦汉时,人们指称下游的江南地区用得最多的还是:“江东”或“江左”。

  长江自九江至南京为西南东北走向,此段长江东南方地区称为“江东”,又称“江左”。湖州所在的环太湖流域一直是江东的核心区域。公元前306年,楚怀王派大臣昭滑率军攻越,攻占原越国统治的地区,就设立了江东郡。春申君黄歇对江东的经营十分有效,秦代的乌程成了项梁项羽等楚国旧贵族的逃亡之地。跟随项羽的铁杆“江东子弟”指的是“吴中子弟”,而吴中就是现在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带。两汉的湖州,姚沈钱钮等湖州大姓逐渐崛起,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势力。三国时期的江东一度泛指孙吴控制的江东六郡。

  三国两晋时,湖州所在的地区依旧被称作江东。当时有“今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沈即吴兴郡武康沈氏。自孙吴立国江东,江东经济文化在经过秦汉数百年的相对沉寂之后,开始得到新的发展。吴兴立郡,开始了群星闪耀的高光历史时刻。随之,“江南”所指的范围也由西向东转移,成为一个意有所属的特指概念。南朝南齐文学家谢眺在《人朝曲》中赞叹“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此时江南的范围已由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移至下游江浙一带,而且“江南”一词的内涵开始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相联系,故而被誉为“佳丽地”。

  柳恽是南朝齐梁时著名诗人,两度为吴兴太守,被时人和后人称为柳吴兴。柳恽的《江南曲》创作于吴兴太守任上。“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开头两句由写汀洲采蘋而带出江南明媚的春色,笔墨寥寥而江南水乡风物宛然可想。丘迟是柳恽同时代吴兴籍诗人,诗文辞采逸丽。天监四年(505)随萧宏北伐,以一封《与陈伯之书》成功招降投奔北魏的原南齐将领来降。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描写江南景色,脍炙人口。宋乐史《太平寰宇》载:“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姚思廉是唐初吴兴籍史学家,其所作《陈书》把家乡所在的区域直接称作“江南”。如:“(陈)世祖沈皇后,讳妙容,吴兴武康人也。陈亡入隋,大业初,自长安归于江南。”又如:“梁季沦没,(姚察)父僧垣(姚思廉祖父)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

  唐初行政区划设置的江南道范围最广,囊括今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起四川、贵州,东至海滨的近半个中国。由于江南道范围过大,因此盛唐时就被一分为二,今天浙、闽二省与苏、皖南部被划为“江南东道”。中唐时,结合各地半割据状态,朝庭又把江南东道再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宋朝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江南东路大致包括今南京、皖南、赣东北部分地区;西路则约当于今江西全省。在今镇江以东的苏南、上海、浙江地区设两浙路,建炎南渡之后又分为浙东、浙西两路。

  在历史的演进中,“江南”早已由单纯的地理概念演化为包含地理、经济、文化等多种内涵的专指性概念,当人们使用“江南”一词时,在心目中已赋予它比空间区域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就是发达的经济、优越的文化,以及相对统一的民众心态。从《宋史·地理志四》中可以清楚看到,江南东西路(含江宁)与两浙路之民风有着鲜明的不同。江南东西路,“其俗性悍而急,丧葬或不中礼;尤好争讼,其气尚使然”;两浙路,“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俗奢靡而无积聚,厚于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从元代起,“江南”一词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专指原来的两浙地区。

  但两浙之间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明王士性说:“两浙以(钱塘)江为界,而风俗因之,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浙东俗敦厚,人性俭啬椎鲁,尚古淳风”。从民风习俗上划分,浙东与浙西属于江南两个不同的亚文化区。在中晚唐与两宋的数百年中,浙西一直是一个单独的行政或财政地区。到了明代,唐宋的浙西地区被朱元璋一分为二,北部的苏、松、常、镇、宁五府(以及后来由苏州析出的太仓州)被划入南直隶,南部的杭、嘉、湖三府则被划入浙江省。自此,这个地区就分处两省管辖之下,明后期曾有人建议把苏南浙北诸府设一行政区置督抚专治,称此地区为“江南腹心”。

  这一“江南腹心”地区,古称吴或三吴。其范围大致是今苏南浙北,即明清的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以及由苏州府划出的太仓州。这八府一州之地,东临大海,北濒长江,南面是杭州湾与钱塘江,西面则是浙皖山地。江海山峦,构成了一道天然界限,把江南与毗邻的江北、皖南、浙东各地分隔开来。明清朝野人士每每把这八府一州连举并称,并不在乎其分属两省,也不把它们与两省其他地区相联系。人们在谈论江南赋税、江南水利、江南民风等问题时,通常都是指上述八府一州之地。这八府一州还同属一个水系——太湖水系,使江南各地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太湖水系的主要河流,多为东西流向,而江南运河则纵贯南北,把东流诸水联贯超来,使得江南水网更为完备,正是这四通八达的水网把八府一州紧密地联为一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图说
何处是江南:从江东到江南
浙苏联手 紧盯“管理盲区”
实干争先勇担当 吹响工人先锋号
“云上”看楼省时省力更透明
我市新增六个省“优秀红色工地”
凝聚青年新力量 助力建设新湖州
现代羊倌养羊有“数”
人社服务为企业“输血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