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旭 张慧莲
“咩咩咩咩……”在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内,一阵阵羊叫声此起彼伏。“通过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管羊、管人、管设备的操作,实现我们‘好养羊’‘羊好养’‘养好羊’的目标。”日前,王晨晨一边操作着系统,一边向记者介绍。
1995年出生的王晨晨是吕山乡人,听闻村里建起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她离开了繁华都市,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羊倌”。
在她的记忆里,吕山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那个时候,一户人家最多养十多头湖羊,湖羊良莠不齐的难题时常困扰着村民。”王晨晨笑着说,现在可好了,依托数字化手段,用信息化集成分析技术可以让湖羊养殖规模化发展,实现品种更纯、品质更优。
“目前我们园区湖羊总存栏量是5万余头,通过大屏幕,我们可以了解到种羊的基本信息和每头种羊的血统情况,避免同血统的种羊近亲交配。”在园区的数字大屏上,每头湖羊的存栏情况、环境数据、配种记录等信息不断实时更新。
“我们每头羊都带着耳标,里面装有芯片,等于是给羊办了电子身份证。”王晨晨掏出一个刷卡机大小的设备,对着羊圈里的湖羊远远一扫,设备屏幕上立即出现一串编号,点开任一编号,对应湖羊的血统、月龄和疫苗接种等信息一目了然。“编号是终身制的,从湖羊出生到配种繁殖,再到最后上餐桌,全程可记录可追溯。”
自从王晨晨来到园区以后,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了不少湖羊养殖经验,从“门外汉”变成“领头人”,那些养殖湖羊的前辈们对她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