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妙峰山下——

有条路“明暗两重天”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湖州市妙峰山景区旅游公路工程连接妙西镇和原杨家埠镇,是铁路湖州站区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路的开通,本来是件促发展惠民生的好事,但因为道路配套设施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给周边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对此,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整个路段名为“高铁站—后滋线”,全长2.884公里。其中南太湖新区段(妙峰线芦山段)2.213公里,吴兴区妙西段(妙峰线妙西段)0.671公里。去年,妙西段增设了亮化设施,而芦山段并没有配备相应设施,一到夜晚便呈现“明暗两重天”的景象(见图)。记者夜间驱车行驶在该路段,妙西段驾驶视线良好,而进入芦山段后,由于没有路灯,视线较差,路边行人、非机动车和违停车辆几乎“淹没”在黑暗中,很难及早发现,感觉较为危险。

  记者就芦山段情况采访了相关部门。“这条路肯定不是农村公路,也就肯定不是街道管理的范围。据我了解,这条路已移交给南太湖新区了。”南太湖新区龙溪街道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潘国军说,芦山段确实在他们辖区内,但是管理职能并不在他们街道。

  对这样的说法,南太湖新区建设发展局并不认同。该局副局长陈维新表示,2019年南太湖新区成立后,在2020年7月曾专门召开过一次“关于南太湖新区农村公路相关事项”的专题会议,在会议纪要中明确该路段由龙溪街道负责管养。虽然说,管养职责已经明确,但是潘国军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收到相关的管养费用。

  那么该路段的养护工作已经明确,为何未配备路灯、红绿灯呢?对此,记者致电了当初立项的吴兴区交通局了解情况。该局建设管理科科长湛晨斌表示,该项目实际是由市交通运输局承担,有关道路设计方案、竣工验收情况,市公路主管部门比较清楚。

  对此,记者又向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进行了核实。对方表示,按照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交安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其中并不包括亮化和红绿灯。该中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科副科长钱琪告诉记者:“当时该项目是通过验收的,现场肯定都符合规范,至于为何没有配备亮化措施,因为这部分内容根本不在强制性标准里面。”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该路段通路以来,已发生交通事故9起,其中亡人事故1起。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交警部门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沿线交安设施,对交叉口做专项交通组织处理”的建议。但是很显然,这些建议并没有做到位。

  《看见》有感

  路,本就是连接区域的纽带,串联起百姓出行、物资流动和区域发展,它自身就蕴含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妙峰山景区里的这条路不长,仅有几公里,但因跨区域而建,多部门参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如夜间的灯火一般映射出“两重天”的感觉,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给区域协调发展蒙上“灰尘”。期待一路“灯火通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覆盖范围扩大 保障待遇提升 支付方式优化
身边的“诗与远方”一家又一家
用汗水冲刷“尘封的历史”
以实干之举 求争先之效
湿衣衫 保供电
打五场战役 重落地见效
有条路“明暗两重天”
《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草案)》立法听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