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强
今天湖城的全民健身中心,在上世纪70年代,湖州人都叫人民广场,也叫“海岛”,古城湖州,街路巷弄与运粮河、湖港相依,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古城,人民广场的地界原四周曾河水环抱,故称“海岛”。
据2002年由韩锡曾主编出版的《湖州市体育志》上记载,人民广场于1931年由地方绅士沈谱琴带头投资兴建,限于经费,早年只在东北侧建了个小型运动场,供群众进行体育锻炼。1936年,浙江省第一区第三届运动会在湖州举行,当时人民广场这个小的运动场,根本承办不了比赛。于是,政府拨款对运动场进行了扩建,并于当年8月13日扩建完成,场地上建有足球场、攀登架、篮球场、乒乓球室等设施,立刻受到了湖州百姓的喜爱。然而,第二年的1937年,抗战爆发,湖州沦陷。体育场上的运动器械,被场长徐德恩等人埋入运动场地下,有幸保存了下来。抗战胜利后,湖州百姓强烈要求修复体育场,可国民政府无动于衷,后国民党某部为军训之需,遂命士兵将广场平整修复。1947年秋,为举行吴兴县运动会,由县民众教育馆编造预算,投资300万法币,于1948年4月9日修建完成,东西方向有400米标准田径场。
广场建成后,成为当时吴兴县里唯一一个拥有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举办过声势浩大的吴兴县运动会。在这个田径场上,除特殊时期停赛6年外,几乎每年都举行田径比赛:1972年,嘉兴地区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在湖州举行,盛况空前;1982年,嘉兴地区第八届运动会再次在湖州人民广场举行,这届运动会的参赛运动员创下了历届之最,诞生过男子200米栏和女子4×100米接力的全国记录。
人民广场上的田径场,从建成到1972年的二十几年里,仍是煤渣跑道。每年夏天,气候干燥,早上训练的人们总要碰一鼻子灰;隆冬时节,跑步的人有时会突遇寒潮,狂风卷起煤渣土,向四处弥漫,田径场上尘土飞扬,朦朦胧胧。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湖城20多所中小学校区,包括嘉兴师专,都没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学校每年的春秋季田径运动会都汇集在人民广场举行。体育场负责人一到春秋两季,就要为每个学校列出比赛日程表,实在安排不过来,2个学校同时举行。田径场上用白石灰粉临时划出8条跑道,学生们自带矮凳竹椅,来广场参加比赛,增加了运动会的竞争性和观赏性。
1983年,嘉兴地区撤销,湖州市设立,人民广场成了湖州设施、场馆、功能最齐全的一个体育场所,体育场上几乎每年都要举办田径、足球比赛。
1984年,在湖州职工暨首届中小学“三好杯”田经运动会上,蒋凤宝以43.86米的成绩获得了男子铁饼冠军,并打破了省成年记录。据《湖州市体育志》上记载,1991年4月19至20日,湖州市区中小学迎亚运暨湖州市第二届运动会在人民广场举行,比赛中,有2人刷新2项湖州市记录,湖州二中和环城区分获完中组和乡村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爱山学区二队获小学组团体第一名。1990年5月4日,湖州市第二届体育运动大会在湖州人民广场举行,这届运动会参赛人数多、比赛项目多,是历届之最。5月5日,《湖州日报》发表社论:《愿湖州体育腾飞!》。运动会上,从杭州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上,我市长兴男子标枪运动员李荣祥,以69.22米的骄人成绩勇夺男子标枪冠军!这大大鼓舞了湖州赛场上的运动员,运动会上,有23人打破了14项市记录,安吉县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这个田径场上,曾培养出施文标、周有华、许良、章锦成、王仕民(男子跳远)、杨建雄(男子跳远)、陈建强(男子三级跳远)、李小飞(男子三级跳远)、徐德妹(女子标枪)、祁红、朱礼明、朱龙泉、王兵、奚学明、蒋凤宝(男子铁饼)、陈翀等一大批优秀田径运动员。几年之后,徐德妹、祁红、陈翀,分别从这个田径场上走了出来,走出了浙江,走进了国家田径队,成为了主力队员。
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教练。早在上世纪50年代,湖州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田径人才。许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是湖州著名的短跑运动员,1954年和1956年,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他分别跑出过11秒8和11秒7;在湖州第一届工人体育大会和嘉兴专区田径选拔赛上,200米分别以24秒、23秒7的成绩夺冠。后因伤退役,在湖州新风小学当了一名体育老师。那年,小学里办起了初中,被人叫成“戴帽子中学”,许良成了学校小学、初中部的一名体育老师兼教练。笔者的二哥洪明江,刚升入初中,就被许良教练选中,每天清晨,在人民广场上拉腿、练起跑、变速跑,二哥的100米、200米、跳远的成绩突飞猛进,在人民广场的一次田径运动会上,二哥100米以12秒2、200米25秒4、跳远5米35,一举获得3项冠军。那年,二哥已经13岁,省田径队还没步入正轨。但许良教练在培养二哥时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笔者都看在眼里。后又培养出像潘亚萍这样的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许良教练在当年的湖州体育界,名声响亮。
运动员不仅要吃苦耐劳,还需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章锦成,是活跃在田径场上耳熟能详的运动员,他主项是男子400米。1954年,在湖州秋季人民体育大会上,他在兼项800米上,以2分8秒7的成绩获成人组第一名;1955年在湖州第五届人民体育大会上,他以56秒2的成绩,荣登成年组400米冠军;他的400米曾跑进50秒大关。退役之后,章锦成进了湖州汽车站,工作后的他,仍每天在人民广场坚持体育锻炼。1974年初春,为备战湖州镇职工、中小学运动会,一天早上,笔者去人民广场早锻炼,碰巧章锦成独自一人在进行400米测试,两位搞体育的朋友,站在一边用秒表为他计时。他没用起跑器,只是蹲在第一煤渣跑道坑里,听朋友用口语为他发号施令:“各就各位,预备——跑!”只见他倏地从煤渣坑里一蹬腿,如离弦之箭,紧贴跑道边,全力奔跑,过终点线时,跑表定格在56秒1,比他19年前比赛时跑出的成绩还快了0.1秒。湖州镇职工、中小学运动会,那年如期在人民广场举行,成年男子400米决赛,章锦成以复赛第一名被分在了第三道。进入最后100米直道,他突然提速,其他运动员已被甩出10米之外,那根终点线贴在他胸前被带出几十米远,章锦成的400米成绩是:55秒7,这是个惊人的速度!田径场上沸腾了,对于一个已40岁的中年人来说,这一成绩,让运动场上所有的人匪夷所思。他被誉为湖州田径场上的常青树。
70年代末,人民广场上的田径场上,每天早晨,有一个大个子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个铅球在投掷,她就是徐德妹,才上小学三年级,家住吉山大队龙泉渡村,父母是农民。徐德妹在一次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小学女子乙组铅球冠军,被湖州体校的朱美玲教练看中。1978年入湖州少体校,由铅球改投标枪。1982年进入省田径队,1987年进入国家队。在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上,徐德妹夺得女子标枪亚军;1991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她以68.78米的成绩勇夺冠军,成为湖州有史以来第一个田径世界冠军。
祁红,湖州优秀的女子短跑名将。80年代初,每天清晨,奔跑在人民广场的煤渣跑道上,她在湖州的历届的田径比赛中,100米、200米速度都十分惊人。1982年,在浙江省第七届运动会上,她200米以26秒1的成绩,进入了省田径队,不久,进入国家田经队集训。她在第七届全运会上(1993年),100米跑出11秒33,200米跑出23秒87(摘自《湖州市体育志》),曾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过冠军。是当年中国女子4×100米的接力队员。
笔者的初、高中就读于湖州四中。70年代中期,学校每年的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都是在人民广场的田径场上比赛的,田径场上的比赛氛围、加油声、互帮互助,至今,笔者仍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1974年吴兴县运动会,笔者经学校选拔,有幸参加高中男子乙组400米、跳远比赛。那年,湖州四中的田经实力在县里比较弱。笔者在跳远比赛中,三次起跳都没有踩到起跳板,最远的一跳仅4米86;在400米比赛中,第一枪的成绩1分0秒1,复赛的成绩为1分1秒,这个成绩竟然进了决赛。第二天决赛时,笔者咬紧牙,拼命冲到了终点,一看成绩:59秒9,跑进了一分以内,获得第四名。遗憾的是,与奖状擦肩而过。
第二年,在湖州四中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笔者的班级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班还以56秒2的成绩,打破了男女4×100米混合接力的校记录,将原记录足足提高了近2秒。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煤渣田径场,早已改建成塑胶跑道,有人常问笔者:“你老惦记人民广场上的煤渣田径场干嘛?”笔者神秘一笑回答道:“煤渣田径跑道上,曾留下过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脚印和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