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顶尖专家学者热议——

湖州何以被誉为“宋词之州”

  记者  李则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湖州的西塞山前,创作了这首别于唐诗格律的《渔歌子》。但他未曾料到,这首词会成为下一个朝代古典文人词的开山之作,并由此孕育了与唐诗并肩的文学高峰——宋词。”

  在昨天举行的“宋词之州”2022中国词学高峰论坛上,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王兆鹏用这样一个开场白抛出观点,他认为,以《渔歌子》为开端,词以文学的形式走上了历史舞台,进入了文人墨客的视野,而《渔歌子》是公认的古典文人词开山之作,推动了词这一体裁在日后的普及。

  论坛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指导,中国词学研究会、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学院联合主办,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吴兴区人民政府承办,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专题访谈、学术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内容,重点围绕“湖州的词学资源与文旅开发”“朱祖谋与晚清民国词学”等主题展开。

  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国内顶尖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分享,热议湖州何以被誉为“宋词之州”。

  苏州大学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海明认为,湖州被誉为“宋词之州”,当之无愧!原因有三:根据多名学者对《全宋词》作者籍贯的统计,宋代240余个州中,湖州的词人数量最多;湖州词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名句,他的词风奠定了宋词形制,推动了文化辉煌;吴兴埭溪人朱祖谋更是业内闻名,他以“上彊村民”的署名,编订了《宋词三百首》,让名篇得以传颂,成为集中展示宋韵文化的不朽经典。

  在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看来,宋词以湖州为创作对象和背景,留存了白蘋洲、西塞山、消暑楼、水云乡、水晶宫、明月楼、苕溪渔隐等大量地名,苏轼、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名人都在湖州留下了作品,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湖州将在吴兴区重点建设“中国词学馆”,打造集文物收藏、多元展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宋词文化窗口,并组织举办宋词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不断擦亮“宋词之州”文化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湖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发布
国内顶尖专家学者热议——~~~
~~~
~~~
《“切坡建房”被责停后仍顶风爆破》后续——~~~
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创新暨第三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通报表扬”评选结果公布~~~
~~~
~~~湖州三院将健康医疗服务送一线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图解
   第05版:长三角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广告
“湖有安居”班车惠民半径再扩大
湖州何以被誉为“宋词之州”
森林防火进行时
全市首张“预查废证明”开出
倒排工期 两周内完成整改
我市3个人大数字化改革项目获奖
“非标淘汰”宣传进村入社
一张舒心就医卡连着村民心
我市一研究院跻身省级智库联盟
多领域实现办案“零突破”
关于中兴大道(三环东路—南太湖大道)交通优化改造工程的施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