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城城市之心小区北门——

说好的“港湾式”公交站,逾10年未落地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公共交通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是保障城市运转的重要一环。优化公交服务,需要从优化公交站点做起。近日,《看见》栏目组接到市民反映,在湖城城市之心小区北门,一个说好的“港湾式”公交站,10多年来迟迟未落地。

  记者来到城市之心小区北门仁皇山庄公交站,只见它设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隔离带上,是一个直列式公交站,除了安装电子公交站牌外,并没有其余配套设备(见图)。在现场还看到,公交车直接在机动车道上下客,私家车、电动自行车抢道行驶时有发生。

  建在隔离带上的直列式公交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那么当初为何会选址在此呢?对此,记者来到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贺华找出了2011年仁皇山区域道路改善工程设计图纸,图纸上的仁皇山庄公交站显示为“港湾式”公交站,且位置并不在如今的隔离带上。工作人员解释,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建造“港湾式”公交站,而是建成了直列式公交站,且该建设单位目前已并入市城市集团。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拨通了市城市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吴磊的电话。他告诉记者,隔了10多年,该公交站并非由城市集团建设,具体当初由谁去建设,已经无从考证,也无法确认。

  在无法明确该公交站具体实施主体的情况下,记者联系了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据介绍,考虑到乘车安全和停靠需求,该公司早在2017年就向上级部门反映过该情况,并于2018年向规划部门递交了将仁皇山庄公交站搬迁的建议函,然而并无回音。对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处副处长孙憬漪透露,因为机构改革、部门调整,这件事的实施主体不知道该找谁了,也就没了下文。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市建设部门,市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褚琳告诉记者,因为之前并未收到明确的意见函,因此没有跟进此事。

  调查至此,除了一张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出示的搬迁建议函外,其他相关部门竟再无法提供更多的资料便于跟踪核查。对于这个公交站究竟该有谁来落实,也在这样的“无依据”中,一拖再拖。

  《看见》有感

  公交站建设不仅关系到乘坐公交出行的市民之利益,也有利于引导更多市民以绿色方式出行。建设之初受各种因素影响,仁皇山庄公交站并未按计划建设,但相关部门也曾在2017年倾听民意,并有过调整“动静”,只可惜没了下文。希望相关部门能早日理顺体制、查清史料、明确责任,早日还市民一个安心的公交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安吉以“共有产权住房”机制引留人才
未来社区实践论坛在湖举办 聚焦“一老一小”公共服务
湖州电子劳动合同签署量全省第二
城警联勤驿站谱治理新曲
市女企业家协会 工作推进会举行
我市追回一养老机构 多补助款项66万元
暑期学非遗
托起“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以科技创新激发 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说好的“港湾式”公交站,逾10年未落地
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 大会筹备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