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推进外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外事十条”助“六个新湖州”建设

  记者  汪熹玥

  本报讯  记者从市外事办获悉,我市日前出台十条举措,围绕深化招引项目、保障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地运营、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合作、推进国际友城交流与民间对外交往、抓好境外疫情防控、营造稳定良好涉外环境等方面内容,推进外事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 “六个新湖州”建设。

  据悉,为助推全市“双招双引”,助力必要人员“走出去”,全市将统筹外事资源,多形式开展双招双引宣传推介,助力引进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市外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高质量承办“2022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大会”,为湖州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搭建有效平台,同时对确需出访执行重大项目招引、人道主义援助等公务团组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按时出行。

  目前,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已落地运营,我市围绕该中心将强化对上沟通和市县联动,争取支持,聚合资源,清单式明责履责;建立健全领事工作机制,充实人才储备,夯实工作基础;以服务保障国际官员及其家属在华工作生活和协助办好国际性会议和活动为重点,为中心正常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绿色是湖州的底色,更是推向国际的金名片。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合作方面,我市将主动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外事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牵线搭桥。“我们将探索建立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等国际组织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有效服务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等国际性高端论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示范区项目洽谈进程,打造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展示窗口。”市外事办负责人说。

  聚焦国际友城资源转化为我市经济发展有效动能,我市还将积极开展“云交流”“云互动”,开展经贸、科技、人文、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健全友城常态化联络机制,发挥友协引领作用,涵养人脉资源,壮大民间对外交流主体队伍,积极引导社会组织“走出去”,支持外事交流基地更好开展对外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美丽中国·湖州“碳”路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外事十条”助“六个新湖州”建设
我市摘得两项全国“四星”
多举措扩大文化服务出口
双林企业技改成风激活新动力
协同创新 专家问诊
专注创新研发 打造国货之光
“廉情直报”管好基层账本
德清激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力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撑开安全防护伞 纾困解难促发展
技术帮扶助企业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