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娟
本报讯 “现在社区医院每个类别的科室都有了,效率也高,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方便。”日前,81岁的王先生来到家门口的龙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看诊、检查……一系列就医步骤1个小时内就全部完成了。
据悉,近年来,南太湖新区持续加大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才培养,瞄准基层,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同时发挥社区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
杨家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新区去年新建的一家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了临床全科、中医、口腔科等多个门诊,同时配备了彩色多普勒超声、CR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自去年中心投入使用后,经过不断提档升级,我们已经具备医治多数基础疾病的能力,来我们中心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该中心副主任黄立新说。
先进的诊疗设备是提供优质医疗的基础,而经验丰富的专家则让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每周二上午,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施杰民都会按时来到凤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今年是施杰民下沉基层的第三个年头,他的到来为周边居民省去了不少麻烦。“在这儿,我同样也能得到市中心医院专家的诊疗,而且不用排长队等待,医疗费用还低。”施杰民的患者慎洪山说。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新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全市统一政策,实行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动态管理,及时做到大病患者每月上门随访一次,慢病患者每季度上门随访一次,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随时上门服务。
据了解,目前,新区已建设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建设项目、专业设备购置、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人才引育补贴、各项民生实事项目上已持续投入资金超1.5亿元。
新区社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基本单元,新区将继续以更大的耐心和努力推动基层医疗不断发展,满足新区人民的就医需求,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