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宁杰
本报讯 “今年夏天雨水这么少,溪水都快干了,家里接山泉水用的蓄水池也就晚上能存点水。这要是放到以前,我只能等镇上送水的消防车来了,再派老公去接水用,哪里能像现在用自来水这么方便。政府的这项民生工程做得真是太好了。”8月25日下午,指着门前水位稍过脚踝的小溪,吴兴区埭溪镇盛家坞村村民王永芬笑着说。
王永芬口中的民生工程,是市水务集团于2019年承接的吴兴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城乡一体化延伸项目。虽然坐落在老虎潭水库上游,但吴兴区西部山区却一度过着“守着水库没水喝”的日子。“天热缺水的时候就盼着下雨,可一下雨,水里都是泥沙、竹叶等杂物,喝起来总是有股怪味道。”王永芬说。
为解决山区老百姓用水难题,市水务集团以24座增压泵站为节点,通过铺设110公里供水主干管及600公里支管,在埭溪、东林、妙西3个镇搭建起联动一体化泵站,将优质水送至最高海拔达317米的山区,实现32个行政村集中式供水,上万户山村居民的用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如今随着清亲好水“共富班车”的深入推进,吴兴区西部山区供水智能化管理水平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不久前,盛家坞的二级水泵因雷雨出现故障,导致全村供水中断,可没过半小时便有工作人员上门维修,前后花了不到2小时就恢复供水。“我们采用工业互联网先进技术,对各泵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科学运维,整合供水设备全生命周期八大环节的数据,建立起供水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供水设备网络化协同运行。”湖州埭溪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通过搭载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快速响应等8项功能,实时监测水质、水压、水量等18项指标。
“现在我们跟城里人一样,喝着自来水,既不用担心水质问题,遇到麻烦还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村里谁又能不夸声好呢?”王永芬说,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为老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