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分出美丽乡村“新颜值”

  记者  陈静怡  通讯员  沈卫英 

  本报讯  南浔区和孚镇新荻村舞龙队近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村民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不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据了解,该村成立了多支生活垃圾分类宣讲队。其中,舞龙队将村里老年人作为重点宣传对象,深入点位、街面,向来往村民尤其是老年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白天,宣讲队队员们穿着马甲、戴上袖套,督导村民垃圾分类、整理垃圾桶﹔傍晚,宣讲队队员们聚在一起,将舞龙传统文化与垃圾分类新风尚结合在一起。

  垃圾分类,一头系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今年以来,和孚镇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把垃圾分类作为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群众习惯养成。

  抢抓机遇,和孚镇把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循序渐进推广开来。农村垃圾分类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村容村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和孚镇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聘请环卫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同时建立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机制,定期培训各村志愿者垃圾分类知识。在硬件设施和软实力两方面树立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我们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来自群众和各个领域的优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系列宣传、服务工作,鼓励和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镇人大主席杨建中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做深做实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让村民们树牢垃圾分类意识。

  加强引导,和孚镇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村民养成自觉分类的意识习惯。村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村垃圾分类必须依靠的主体力量。和孚镇通过加强垃圾分类日常监管,推行“积分制” 活动、开展清洁家庭评选、召开村小组会议、使用村村通广播、志愿者服务队上门宣传等多种方式培养村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使农村“颜值”越来越高、让生活越过越舒坦。

  和孚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各项工作,奋力共筑碧水蓝天生态梦,让和孚的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改革创新添动能 “数智”发展新跨越
创新审计方法 严守廉洁大闸
面对面恳谈为企纾困解难
做好“三篇文章” 强化债券资金监管
戏曲艺术 薪火相传
廉政文化上墙 廉洁教育入心
推进长效保洁 共建治水美镇
食品安全 科技赋能
垃圾分类分出美丽乡村“新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