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浔区善琏镇——

乡村公路无路灯 晚上出门心慌慌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日前,南浔区善琏镇卜家堰村有村民反映,村里的道路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出门都害怕。原来,该村有一条长约3公里的蔡卜线,原本是通往练市镇蔡家桥村的“捷径”,3年前善琏镇对该线重新铺筑拓宽,就成了连通善琏镇与练市镇的主要道路之一。

  村民说,拓宽后的蔡卜线实现了双向两车道,车流量明显多了起来,然而由于没有路灯,家门口的公路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见图),夜间出行不仅不便还有事故风险。“没灯,看不见,非常黑,走路怕撞。”一名村民诉苦。

  据村民反映,早在2019年,村里曾出资安装过路灯,可是只安装了部分路段就停工了,目前,村里没有实现亮化的路段还有不少。南浔区善琏镇党委委员朱建人说:“关于农村公路的亮化是没有硬性规定的。”然而,记者查找相关资料却发现,在2019年我市美丽乡村考核细则中有如下内容:在村庄主要道路和户外活动场所安装路灯,为村民晚间出行和晚间娱乐活动提供方便的,得3分;每发现一处应装未装路灯或损坏未及时维修的扣1分,直至不得分。

  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新祥向记者坦言,由于资金有限,卜家堰村在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时并没有实现村内路灯全覆盖。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善琏镇多条农村主干道上存在“亮一段,暗一段”的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还有7个行政村、10多公里的主干道到了晚上仍然漆黑一片。

  而有些村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但存在阴天不亮、下雨不亮等问题。善琏镇含山村第一书记陈有德告诉记者,很多太阳能LED灯已过了维保期,有些即使坏了,村里也不知道该找谁来修理。

  记者从善琏镇政府获悉,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17至2019年南浔区启动了农村公路等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区域内连通行政村的公路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其中,善琏镇完成道路提升约40公里,但其中并不包括亮化照明等内容。朱建人说:“全镇道路每年都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特别是四级公路升级改造为三级公路后,道路更方便,很多人骑车就会因车速过快,又因没有路灯,导致出现摔跤等事故。”

  据了解,在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的同时,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

  《看见》有感

  很多民生问题的根结在于资金,毕竟有钱才好办事。让路灯亮起来需要资金,这是事实,但资金总有缺口,这也是事实。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考验干部的能力,越是需要强化“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百姓过好日子”的理念。属地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把更多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在基层绽放青春风采
湖州英烈事迹巡展启动
我市首个社科之家落户潞村
好水出好菱
精准服务力保长假用电可靠
笔墨清风迎国庆
安吉:让民生议事在绿水青山间“活起来”
乡村公路无路灯 晚上出门心慌慌
国庆假期天气先热后冷
省数字化改革专项督察组来湖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