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谋善治筑和谐

图为湖城飞英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市民在接访大厅咨询。 记者 王洁涵 摄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了解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的运行情况。

  “你是哪个单位的?”“每天的信访量多不多?”在中心的矛盾调解区,他与人民调解员王正平亲切交谈着。

  摘自《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

  记者 胡熠烨 丁侃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

  2020年,湖州成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两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坚持高站位推进、高标准探索,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经济社会稳进提质提供坚强支撑。

  湖州形成了镇域治理“织里经验”、村域治理“余村经验”,打造了“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家本故里·法治湖州”等金名片;

  湖州坚持一体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平安指数24次位居全省第一,平安湖州“十五连冠”、“一星金鼎”;

  湖州大力推进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升级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平安风险预警预测防控体系,社会治理的根基砥柱越来越坚实;

  ……

  如今的湖州,正以分秒必争的奔跑姿态,为平安湖州注入更为醇厚底色,让“在湖州感受中国之治”品牌愈发闪亮。

  一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州市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了解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运行情况。

  (下转A03版)   (上接第1版)

  时隔两年,“正平工作室”的老调解员王正平对当时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总书记进来的时候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我是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做人民调解工作已经30年了。他嘱托我,人民调解这项工作不能松懈。我感觉,总书记的心和我们人民调解员的心是连接在一起的。”

  谆谆嘱托,不负期盼。这两年,王正平依旧坚守在人民调解一线,用心对待每一起调解案件,用情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支调解的队伍,矛调中心入驻单位也从原来的10家增加到了目前的18家,矛盾纠纷从单一调处化解逐步向多元综合治理转变。

  只进一扇门、矛盾管到底。

  近年来,湖州在全省首发打造了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站)标志性工程,形成了“防为主、防为上”理念、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两个排查见底”机制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并率先实现了三级矛调中心(站)全覆盖。

  发布全国首个县一级地方标准规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运行和管理规范》,持续推动矛调中心规范化提档增效,实现一揽子受理、一站式服务、全链条闭环可控模式,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个说法”,实现群众信访“最多跑一地”。

  发布全省首部《湖州市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条例》创制性立法,总结固化已有经验,全面展示基层治理的“湖州方案”,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换,以“法”护航基层治理。

  二

  “嗨,你们好呀,我们是这里的网格员,好像没见过你,是这里新来的吗?”“灭火器有几个?一个少了点,要多配两个。”……每天上午8时,南浔区东迁街道浔北片区联动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就忙碌开了。街道网格片长沈聪告诉记者,东迁街道有“五多”的称号,企业多、外来人口多、拆迁征地多、群众诉求多、矛盾纠纷多,而这也是他们每天都要来实地走访查看的原因所在。

  跟随着沈聪的脚步,记者来到了浔北片区联动工作站。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已经入驻了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11个职能部门以及专职网格员、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并融入了“共享法庭”、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常态化地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一站式联勤执法、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法律服务的“两站一庭”式基层治理新模式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实践。

  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说到底就是解决民生关键。如何才能把这件事情做透做好?关键是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每一次社会化服务中都能感受到暖心富足。

  近年来,湖州广泛动员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立“湖小青”志愿服务体系,并以“‘湖小青’志愿服务进社区(网格)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专项行动”为抓手,掌握需求清单594个、资源清单629个、结对清单249个,开展服务3641场次,服务人数超两万人。

  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推广安吉县“五个所有”“两山议事会”、德清县“幸福邻里中心”、长兴县“户主大会”“和治理事会”“文明诚信档案”等特色做法。全力构建五级文明实践网络,累计建成市级指导中心1个、区县实践中心6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15个、行政村实践站1092个、实践基地9425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文化根基不断夯实,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吹遍菰城,“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金名片持续擦亮。

  三

  当下,湖州正在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推动治理体制机制变革重塑,不断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

  7月15日,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在长兴县顾渚村巡回审判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而这起案件,也是南太湖新区法院运用“法护两山”集成应用审结的全省首例“碳汇损失赔偿”刑附民公益诉讼案。

  “在线执法办案、协作共享、同步数据分析,通过线下线上一体推进,这个放在以前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案子,如今相关程序步骤半天时间就可搞定。”南太湖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潘希争表示。这是社会治理插上“数字”翅膀后展现的真实速度。

  近年来,湖州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数字赋能,以数字化为纽带,将各级各部门、各类社会团体、各类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聚成一片、连成一体,持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迭代升级。“数字乡村一张图”“绿源智治”“湖州解纷码”等一批“硬核”应用相继推出,升级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平安风险预警预测防控体系,让基层一线成为平安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让平安和谐成为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重要底色,社会治理的根基砥柱越来越坚实。

  依托信息平台建设,我市已健全线上“发现-报送-流转-处置-复核”工作机制,2021年共上报处置事件102万余件。

  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多种创新场景不断开发应用,“浙里风险预警监测”“乡镇矛调集成应用”等基层治理“一件事”应用让各类纠纷实现“码”上解。

  全面加强“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持续畅通以12345热线和“浙里办”App为主要载体的民情民意收集表达渠道,实现网办掌办事项13000余项,网上开通率达100%,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回望来路,我们不忘初心;展望未来,我们更需砥砺前行。对标“省域现代化先行”,湖州将持续推动“五治融合”,加压奋进一体打造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先行区,努力为“六个新湖州”打牢新基座、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16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今起播出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回望非凡十年 述录伟大变革
巧谋善治筑和谐
绿色发展 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