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硕果

吴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万

  记者  张翔

  本报讯  随着湖州糖檬服饰有限公司代理人王先生日前从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商事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营业执照,该区市场主体总量正式突破11万大关,达到110041户,成为全市首个市场主体破11万家的区县。

  “昨天我在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上报了材料,不久就显示审核通过,今天上午我来窗口现场提交材料后,5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效率真是太高了。我很荣幸能拿到吴兴区第11万张营业执照。”王先生说。

  吴兴区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在政务服务、政策落实、信贷支持等五个维度发力,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促进了市场主体增长。以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牵引,该区积极推行“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按照“一窗受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模式,实现证照集成办理。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销售和餐馆经营准入准营一件事”联办18件,审批材料再精简 20%以上。

  对入驻“阳光餐饮”的用户,每单给予1元补贴;织里童装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相应的风险补偿资金池,由银行提供1亿元流动性资金支持等。据了解,为了让市场主体“稳得住”,吴兴区建立助企纾困“白名单”,确保政策精准滴灌、应享尽享。另一方面,运用数字赋能,加码信贷支持。该区深入推广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小个贷”,整合政银等多方数据打造数据资源库,精准画像小个主体信用状况,由此银行确定给予这个市场主体信贷额度、利率等。截至目前,吴兴区超10万小个主体已落库,申请银行信贷3992笔、累计授信金额28.05亿元、总放款金额达15.41亿元。

  为了让主体“有信心”,吴兴区还践行柔性监管,梳理出一批适用柔性监管的事项清单,激励市场主体及时自我纠错,聚焦助企纾困开展信用信息修复工作,切实缓解因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积极将“三服务”工作与“助企纾困”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区域内市场主体真实经营情况和发展难点,将助企行动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今年以来累计为市场主体免费帮办年报1万余件,服务各类市场主体2000余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公益
吴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万
首个商圈政务服务驿站启用
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获省优
我市全面提高人才集聚力
科技富农打造“一站式”服务
国家标准促行业水准
两地入省贸易调整援助试点
“双进双产”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解决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增产
“三位一体”抱团打响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