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七十余万亩晚稻陆续开镰

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

  记者  徐斌姬  见习记者  吴健

  本报讯  秋日稻穗香,遍地是金黄。眼下,我市70余万亩晚稻陆续进入收割期,伴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晚稻,确保颗粒归仓,为冬种生产打好基础。

  10月12日,在湖州吴兴诚龙农机专业合作社2000多亩的示范田里,成片的金黄孕育着丰收的喜悦,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脱稻粒、除秸秆、稻谷归仓,一气呵成。“机械化收割,让原本10个人1个月都割不完的水稻,现在只需要2天就能完成。”合作社负责人江炳海说,此次收割的水稻为200多亩早熟的“国庆稻”。

  据了解,目前我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90%以上,居全省前列。在“机器换人”带来人力和时间大为节省的同时,广大农技专家纷纷奔赴田间地头,给水稻种植户及时支招。

  “晚稻田间保持干湿交替,每隔7至10天灌1次‘跑马水’,防止早衰;另外,要预防可能出现的极端大风大雨天气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做到雨停田干。”当天一大早,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的农技专家王云华,又一次出现在吴兴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听了王云华的嘱咐,一旁的合作社负责人孙建龙频频点头。

  今年59岁的王云华已有40年的从业经历,他告诉记者,7月晚稻生产期间我市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技术部门及广大农户通过及时灌深水降温、科学施用保花肥、根外喷施叶面营养肥、合理追施粒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效减轻了高温热害的影响。同时,晚稻优良品种的栽培管理措施及时跟进,且9月的晚稻灌浆期以晴好天气为主,从目前晚稻长势和已收割情况来看,今年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们这片3000多亩的晚稻田里,种植了‘甬优1540’‘春优927’‘浙粳100’等30多个优良品种,均属于晚稻中晚熟品种。”孙建龙介绍,这些品种将陆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收割,亩产量一般在700至750公斤。“晚稻收割完后,就要开始种油菜、小麦了。”孙建龙说,今年粮食种植得到政府各种补贴资金支持,让他干劲十足。

  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已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规模种粮(油)补贴、订单良种奖励、粮食贷款贴息等1.33亿余元,全市稳妥推进整治优化,新建省级千亩示范片38个,推广稳粮增效模式30万亩以上,并推行包片指导督促粮食生产,进一步提高了规模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据介绍,我市晚稻将于11月上旬进入大面积收割期,11月底收割完毕。农业部门提醒农户,抢晴收割晚稻,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冬种生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1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1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15版:区县
   第16版:副刊
绿舞翩翩展新颜
我市七十余万亩晚稻陆续开镰
机关运动会闭幕
民呼我应暖人心
书画展送进企业
实干争先 忠诚履职 为加快 打造“六个新湖州”提供法治保障
争当新时代加强和改进 人民政协工作的排头兵
全力营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
干部群众携手照亮全域“幸福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