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巾帼携手 筑起家门口幸福港湾

  记者  陈虹  通讯员  谈莹 

  本报讯  脚踩缝纫机踏板发出的“嗒嗒”声阵阵传来,天气渐渐转凉,长兴县雉城街道回龙山社区“云邻嫂”共富工坊的志愿者们便开始为小区的高龄老人赶制一批棉马甲。这个不足50平方米的小小“能量站”里,满是大家挡不住的决心和热情。

  今年以来,回龙山社区深入推进党建带共富,以“家门口的服务”作为增收的突破口,选好专业技能“领头雁”,成立“云邻嫂”共富工坊。通过“阵地+服务”“生存+发展”的精准多元服务,进行精准帮扶,用造血代替输血,绘制灵活就业幸福蓝图,走出一条巾帼共富的治理新路子。

  通过配置缝纫、理发、家政等便民服务区块,以家门口的便利,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小区居民享受服务,实现“近距离、新模式、多渠道”的就业增收。截至目前,三大服务模块共有15名未就业妇女参与其中,为每名成员每月创收800-1000元。

  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聚焦文化力量助推“精神共富”。云邻嫂们自发成立了“暖心车队”“爱心农场”“微基金”三大特色品牌,目前“爱心车队”已召集8名志愿者与3台公益车辆,他们为回乡探亲的军属提供便利、为不便出行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看病就医保驾护航、为急需外出的邻里解决燃眉之急。“爱心农场”上春季的土豆、盛夏的西瓜、初秋的玉米、冬季的萝卜不仅给“种菜大家庭”增强了凝聚力,也承载了对辖区困难家庭的关心关爱,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新鲜蔬菜,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实践提供了样板。

  “这个平台非常好,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人,共同富裕就是有爱的人们互相帮助,大家一起越过越好,我觉得特别满足。”“云邻嫂”黄洪平发自内心地说。

  下一步,回龙山社区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壮大特色服务,形成家门口的“聚宝盆”,带动更多有需要的人增收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图说
引摊入市让自产自销“有家可归”
长兴首笔公积金组合 贷款“带押过户”成功办理
文化旅游赋能 共建富美长兴
“微改造·精提升” 打造滨河景观岸线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做实做细金融扶持 吊瓜种植喜获丰收
“大综合一体化”助推营商环境提升
勤治水 美村庄
快递业多措并举 服务保障“双十一”
巾帼携手 筑起家门口幸福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