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变革驱动下的数字协商民主转型

  杨传鑫

  随着数字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传统协商民主与新兴数字技术的深度契合具有了现实可行性,数字技术的突破赋予了数字协商民主在广度、深度、效度上的巨大优势,给予了传统协商民主转型蜕变为数字协商民主的契机。

  数字协商民主的超越重构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跨越式发展对协商民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协商民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完成了对传统的协商民主形式的一次伟大超越,实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和重构。

  协商资源分配的超越.。协商民主在当代社会既是一种政治组织的形式,更是在配置政治资源层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数字协商民主超越了传统协商民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公民提供平等的协商地位、权利和机会。数字协商民主重新构建了一整套协商资源分配模式,推动了协商资源的逐步下沉。多元协商主体的重构。当前,我国民意形态向合成化发展,民意表达向直接化发展,民意测量向总体化民意发展;民意分析向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发展。传统协商民主顺应了信息化的浪潮,转型发展成为了数字协商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时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结构在数字网络空间中转变为了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交流,即所有协商者都是协商主体的扁平化结构。因此,数字协商民主代表着一种爆炸式的扩展、协商和交流,超越了传统协商民主有限的交流模式,显著提高了协商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

  借助数字化变革的时代浪潮,数字协商民主实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数字化时代的一次整体性转型和重构。但当前数字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地解决和完善。

  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群体极化指经过谈议,最初有一定偏见的群体成员不仅没有将偏见化解,反而加深偏见,走向极端化的现象。海量的信息破坏了个人网民在数字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导致人云亦云的情况发生。数字鸿沟张力的增加。缓解专业精英与广大社会公众之间的由于数字鸿沟带来的对立关系逐渐成为了一项挑战。数字鸿沟在今天被飞速地极化,制造了巨大的鸿沟。但是当前快速学习掌握数字技术是存在一定的门槛的,这也导致了数字鸿沟由于专家精英与普通公众参与数字协商民主的能力不同逐渐拉大。数字安全风险的扩大。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也造成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数字安全风险不断扩大这一问题。这首先体现在数字虚拟空间和网络平台的安全维度。公民数以万计的个人信息会在数字协商民主开展过程中被上传到网络云端,引发泄露的风险。其次,数字规则体系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尽管数字协商民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处于不断扩大趋势的数字安全风险问题亦需保持警惕。

  数字协商民主的优化路径

  数字协商民主未来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不断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道路。优化数字协商民主发展短板可以从培育数字协商民主意识、推进数字协商民主多元融合及加强数字协商民主安全保障等层面逐步推进。

  培育数字协商民主意识。在数字化新时代培育数字协商民主意识既要保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数字协商民主能力与意识的不断提升,协商机构相关人员也决不能被忽视。这既对政协委员提出了要求,要积极更新思维方式,不断改进协商方式,增强协商的实际效果,也对政协其他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相关数字技术的理论知识必须纳入到政协工作人员的必修课以提升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此外,政协部门在积极组织开展数字技术培训以推进数字理念与实践的协同发展外,更要培育群众的数字协商民主意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适应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

  推进数字协商民主多元融合。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着政党、人大、政府、政协等众多渠道。数字技术的融入并不代表着传统的协商民主形式彻底走向消失,而是代表着传统协商民主的效能在经过数字赋能后得以显著提升,实现了多元融合的创造性转化和蜕变。由此可得,推动新兴数字化技术下沉,提高数字赋能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有效促进数字协商民主多元融合。充分打造以分布式信任为核心的数字协商民主是数字新时代不断推动下的大势所趋。这能够打破了多种数字协商民主形式泾渭分明条块限制,有利于保障信息化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

  加强数字协商民主安全保障。数字协商民主安全且持续运行是以安全的网络为前提和基础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与水平,掌握决定性的核心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从而有效提升数字协商民主安全能力。放在首位的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做好数字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后盾。顶层设计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的巨大优势,增强协商效能在数字化时代同样离不开优越的制度基础。然而,我国现存法律法规中有关公民数字权益的部分仍存在欠缺和漏洞,很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地弥补和完善。提升数字协商民主安全治理水平需对症下药,出台相关法律措施,规避数字技术霸权。

  (作者单位系长兴县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用中国式现代化指引“六个新湖州”建设
奋力争当二十大精神宣讲排头兵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平安护稳定
让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更牢固
数字化变革驱动下的数字协商民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