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间小课堂践行“餐有礼”

  记者  胡熠烨

  “这个稻穗金灿灿的,大家觉得它成熟了吗?”“从稻子变成我们平时吃的米,大家知道需要几道工序吗?”“我们要珍惜粮食不浪费!”……

  日前,长兴县图影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队联合图影幼儿园,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堂生动的田间教育课。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穿梭,在欢声笑语中体验着丰收的喜悦。

  “早稻一般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成熟;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到11月左右就成熟了。”……课堂上,“农民老师”孙奶奶为孩子们讲解着水稻的生长周期,并用手边的稻穗做样板,给孩子们科普水稻的不同种类,教他们辨别水稻是否成熟。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农业知识。

  而在接下来精心设计的劳动环节中,更是有效地将学校课程内容融入其中。只见孩子们围绕在“农民老师”和志愿者的身旁,在他们的指导下给稻田除草,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一个个干劲十足,有模有样。劳作流汗的过程,也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粮食的得来不易。

  在稻田里开设“餐有礼”教学课程,是长兴县在“幼有所育”领域进行的积极探索,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接地气”的学习过程中,学好知识、感受“有礼”。

  今年以来,该县依托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先后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礼”课程,为孩子们送上“文明大餐”,让更多未成年人更好地了解“浙风十礼”的内涵。同时,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主动践行有礼,人人争当“浙风十礼”的传承者、践行者、传播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田间课堂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可以说是一堂寓教于乐的‘餐有礼’好习惯养成课,不仅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体验丰收喜悦,更能让他们意识到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重要性。”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时令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融入更多与‘餐有礼’息息相关的内容,推出餐桌礼仪课堂、劳动体验课等系列活动,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礼仪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时评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让吃住游购娱更具湖州味
“代表爸妈”护航“小雏燕”成长
“伯乐”来校园
分批分类落实整改
我市两地入选新一批 省级专利开放许可试点
田间小课堂践行“餐有礼”
清风徐徐入家门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奋力做好新时代湖州地方立法工作
擦亮法治湖州“金名片”
市政协开展第6次双月协商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