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眺眺
2021年5月,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织里镇考察时,赋予织里镇“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新期望新要求。这是对织里镇共富之路探索成绩的肯定,也是织里镇继续前进的动力。治理是贯穿在织里镇共同富裕实践之路上的主线,也是其在小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密码。
一是通过治理童装产业,织里镇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共富之路。产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的发展,共富也无从谈起。织里镇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做大做好做强童装这一富民产业。2007年开始,织里镇开始着力改变童装产业传统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以“产、城、人”融合为目标,逐步形成“生产进园区、生活进社区、交易进街区”的童装业发展新模式。2018年以来,织里镇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童装数字化转型。2022年,“数创未来”服装(童装)产业大脑正式运营。
二是通过社会治理创新,织里镇走出了一条协同共治的共富之路。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没有人民的幸福可言。以镇级编制的行政力量如何管理和服务好3.6万余个工商注册经济体和45万多新老居民,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为此,织里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了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这种协同共治不仅包括区、镇行政力量的整合与协同,也包括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居民的良性互动。2014年,在不调整行政级别的前提下,将镇域划分为6个区块,设立6个办事处,这种下沉式治理的模式,既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也能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织里镇公安分局也将警力下沉一线,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2021年以来,吴兴区立足“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试点,全方位重塑“统得起、沉得下、管得住”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在此基础上,织里推行“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的运作模式,构建了“城警一体化”六联机制,实现公安与党政力量的资源集成、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处突合力。
三是通过提升城市品质,织里镇走出了一条优质共享的共富之路。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领域。如何让优质的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到数量众多的新居民,织里镇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教育、医疗、养老是新居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教育领域,织里镇一直致力于让新居民子女能够享受到普惠公平的教育。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新建、扩建学校10余所,目前全镇在校学生中新居民子女占到了六成左右。在医疗领域,织里镇首创异地就医结报惠民服务,与辽宁、吉林等多个省(自治区)实现患者就医异地结算跨省联报。在养老领域,全镇形成以一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示范引领,45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基础服务,居家上门服务为补充延伸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依托“智慧织里”平台,推进“互联网+养老”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推广24小时智能养老监测服务,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乡镇”。
四是通过文化建设,织里镇走出了一条精神富有的共富之路。织里镇始终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两手抓、两手硬。“织里·知礼”是织里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五年来共评选出各类好人1390名,其中75%以上为新居民。“知礼人”评选活动既生动地诠释了“敢想敢为、创新创强、开放开明”的织里精神,为织里营造了重品行、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最美风尚,也让更多新居民对织里产生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新时代,织里镇的共富之路也是一条带领致富之路。织里童装产业不仅带动了本地居民收入的增加,也吸引了大量新居民来湖州创业和就业,直接因童装致富的人员高达30万人。在带头致富的基础上,织里镇开始探索带领致富之路,2016年开始,织里镇鼓励童装企业外发加工,如今,外发加工的童装企业达4000多家,外发加工童装4.8亿件(套),带动周边省市实现产值143亿元,联动周边地区促进就业。在对口支援的青川地区,帮助建立扶贫车间,形成对口帮扶共同富裕的新机制。
织里镇地方实践的生动案例,既回答了为什么“浙江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这一问题,也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微缩样本。
(作者单位系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