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 琰
本报讯 河边安装了河道护栏和喷泉,岸上种满了石楠、桂花、香樟等郁郁葱葱的树木……近日,走进长兴县和平镇长城村看到了舒心的一幕,昔日的最脏村蜕变成为最靓村。如今,这里的西大河清澈见底,两岸葱茏碧绿,不仅村庄变美了,来往的人也多了,村里也变得更热闹了。而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美丽河湖创建。
“以前水塘水沟里不是鸭粪就是淤泥,臭不可闻。”50多岁的村民徐建强介绍,从脏乱污到清净美,长城村的水域变化,村民们深有感触。近年来,长城村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河道综合整治行动,将辖区内各条河道包干到人,定期对河道开展巡查,组织党员、乡贤志愿者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保护河岸生态环境,通过日常巡查清理河岸周边垃圾,防止水体污染,同时对巡查中发现的植被损坏、违建等现象及时进行修复、拆除,构筑河岸生态防线。
去年以来,长城村在开展“五水共治”综合治理的同时,进行环河绿道打造、党建公园建设,有效提升了长城村的整体形象。“经过河道整治、疏挖、清淤、连通、生态护堤、水质提升后,长城村发展水产养殖,加快生态渔业转型。”长城村党总支书记罗文斌介绍,美丽河湖创建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如今,长城村通过鱼塘招标项目,将近400亩的鱼塘承包给低收入农户,带动本地低收入农户20余人就业,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发展。
近年来,长城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借助“河长制”载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实施进度,全力发挥美丽河道与美丽乡村的叠加示范效应,不断开拓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水产养殖业,打造生态共富。